废畦

· 杜甫
秋蔬拥霜露,岂敢惜凋残。 暮景数枝叶,天风吹汝寒。 绿沾泥滓尽,香与岁时阑。 生意春如昨,悲君白玉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废畦(fèi qí):废弃的菜畦,即不再耕种的菜地。
  • 秋蔬:秋季的蔬菜。
  • 拥霜露:被霜露覆盖。
  • 岂敢:怎么敢,表示不敢。
  • 凋残:凋谢残败。
  • 暮景:傍晚的景色。
  • 天风:自然的风。
  • 泥滓(ní zǐ):泥土和渣滓,比喻污浊的环境。
  • 岁时阑:岁末,一年将尽。
  • 生意:生机,生命力。
  • 白玉盘:比喻珍贵的器皿,这里可能指盛放蔬菜的盘子。

翻译

秋天的蔬菜被霜露覆盖,我怎敢怜惜它们的凋谢残败。 傍晚时分,几枝叶子在风中摇曳,自然的风吹得你感到寒冷。 绿色被泥土和渣滓沾染得一干二净,香气随着岁末的到来而消散。 春天的生机仿佛就在昨天,现在却悲哀地看着你,就像看着一个珍贵的白玉盘。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废弃菜畦中秋蔬的凋残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秋蔬拥霜露”一句,既描绘了秋蔬的凄凉景象,又暗含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无奈接受。后文通过对“暮景”、“天风”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凄凉和无常的氛围。最后,“生意春如昨”与“悲君白玉盘”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以及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和悲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诗歌中深沉的哲理思考和人文关怀。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