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行
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与哺雏。
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羁孤。业工窜伏深树里,四月五月偏号呼。
其声哀痛口流血,所诉何事常区区。尔岂摧残始发愤,羞带羽翮伤形愚。
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覆何所无。万事反覆何所无,岂忆当殿群臣趋。
拼音
名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杜鹃:一种鸟,传说中是蜀国的望帝所化,其鸣声悲切。
- 蜀天子:指传说中的蜀国望帝,化作杜鹃。
- 老乌:乌鸦,常用来形容杜鹃的颜色。
- 寄巢生子:指杜鹃不自己筑巢,而是将卵产在其他鸟的巢中,由其他鸟代为孵化和哺育。
- 哺雏:喂养幼鸟。
- 羁孤:孤独无依。
- 业工:形容杜鹃善于隐藏。
- 窜伏:躲藏。
- 号呼:大声鸣叫。
- 区区:微小,这里指杜鹃的鸣叫声微弱而悲切。
- 羽翮:鸟的羽毛。
- 形愚:形容杜鹃的形态显得笨拙。
- 反覆:变化无常。
翻译
你可曾听说,从前的蜀国天子,化作了杜鹃,颜色如同老乌鸦。它不自己筑巢孵卵,而是寄生在其他鸟巢中,至今群鸟还在为它哺育后代。 虽然君臣之间有着古老的礼仪,但眼前却是满眼的骨肉分离,孤独无依。杜鹃善于隐藏在深树之中,每到四月五月,便特别大声地鸣叫。 它的叫声充满了哀痛,口中似乎流出血来,它所诉说的,总是那些微小而悲切的事情。难道是因为遭受了摧残才开始发愤,羞于带着羽毛,显得形态笨拙? 苍天的变化谁能预料得到,万事万物都是变化无常,无所不有。万事万物都是变化无常,无所不有,难道还会记得当年殿上群臣的趋步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杜鹃的描绘,隐喻了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蜀天子化作杜鹃”暗指了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的沦落,而杜鹃的哀鸣则象征了作者内心的悲痛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的最后两句反复强调“万事反覆何所无”,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多变、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