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王使君宅题二首

· 杜甫
汉主追韩信,苍生起谢安。 吾徒自漂泊,世事各艰难。 逆旅招邀近,他乡思绪宽。 不材甘朽质,高卧岂泥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汉主:指汉朝的皇帝,这里特指汉高祖刘邦。
  • 追韩信:指刘邦追寻并重用韩信,韩信后来成为汉朝的重要将领。
  • 苍生:指百姓。
  • 起谢安:指谢安被起用,谢安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曾平定桓温的篡位企图,稳定了东晋政权。
  • 吾徒:我们这些人。
  • 漂泊:四处流浪,没有固定的居所。
  • 逆旅:旅馆,这里指王使君的宅邸。
  • 招邀:邀请。
  • 不材:自谦之词,意指自己没有才能。
  • 朽质:腐朽的材质,比喻自己的身体或才能已经衰败。
  • 高卧:高枕无忧地躺着,比喻生活无忧无虑。
  • 泥蟠:泥中的蟠龙,比喻有才能的人被埋没。

翻译

汉朝的皇帝追寻并重用韩信,百姓因谢安的崛起而得以安宁。我们这些人四处漂泊,世事各自艰难。在异乡的旅馆中受到邀请,思绪也随之放宽。我自认为没有才能,甘愿做一个腐朽的人,高枕无忧地躺着,又岂会被埋没在泥中。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宴请王使君宅邸时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韩信和谢安,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局的感慨。诗中,“汉主追韩信,苍生起谢安”展现了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崛起对国家和百姓的积极影响。而“吾徒自漂泊,世事各艰难”则反映了诗人自己及同时代人的生活困境。后两句“逆旅招邀近,他乡思绪宽”则表达了在异乡受到邀请的欣慰,以及思绪的放宽。最后两句“不材甘朽质,高卧岂泥蟠”则是诗人自谦之词,表达了自己虽无大才,但也不愿被埋没的志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抗争。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