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贺兰铦

· 杜甫
黄雀饱野粟,群飞动荆榛。 今君抱何恨,寂寞向时人。 老骥倦骧首,苍鹰愁易驯。 高贤世未识,固合婴饥贫。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 悲歌鬓发白,远赴湘吴春。 我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 生离与死别,自古鼻酸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骧首 (xiāng shǒu):昂首,比喻志向高远。
  • (yīng):遭受,遭遇。
  • 国步:国家的命运。
  • 返正:恢复正常。
  • 乾坤:天地。
  • 岷下芋:指岷山下的芋头,这里代指杜甫的故乡。
  • 千里莼:指远方的莼菜,这里代指贺兰铦的向往之地。

翻译

黄雀在野外的谷物中饱食,成群飞翔在荆棘丛中。 如今你怀有何等遗憾,孤独地面对世人。 老马已经厌倦了昂首的志向,苍鹰也难于驯服。 高尚的贤者未被世人所识,本就应当遭受饥贫。 国家的命运刚刚恢复正常,天地间仍充满风尘。 悲歌中,我的鬓发已白,即将远赴湘吴之地迎接春天。 我留恋岷山下的芋头,你思念远方的莼菜。 生离与死别,自古以来都令人心酸。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赠别好友贺兰铦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及对时局的感慨。诗中,杜甫以黄雀、老骥、苍鹰等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境遇,抒发了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和对高尚品质未被赏识的遗憾。诗的后半部分,杜甫通过对“岷下芋”与“千里莼”的对比,展现了两人不同的生活选择和情感寄托。结尾的“生离与死别”则深刻表达了人生无常和离别的哀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杜甫诗歌的深邃与悲壮。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