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

· 杜甫
大贤为政即多闻,刺史真符不必分。 尚有西郊诸葛庙,卧龙无首对江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卿:古代官名。
  • :对年老男子的尊称。
  • 武侯:指诸葛亮,武侯是他的谥号。
  • 遗像:这里指诸葛亮的塑像。
  • 夔(kuí)州:古地名。
  • 濆(fén):水边。

翻译

有道德才能的人治理政事就会有很多好名声,刺史这种官职的实权其实没必要去划分。还有西郊的诸葛亮庙,像卧龙一样的诸葛亮塑像没有头部对着江边。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武侯庙遗像缺落的景象,也从侧面展现了岁月对历史遗迹的侵蚀。前两句提到“大贤为政即多闻,刺史真符不必分”,是对有才能的人的一种赞誉,同时也隐隐透露出对一些官场现象的看法。后两句则具体描写了武侯庙的状况,“卧龙无首对江濆”画面感极强,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沧桑和无奈。通过这首简短的诗,杜甫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