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

丰野光三杰,妫庭赞五臣。 绨缃歌美誉,丝竹咏芳尘。 圣历开环象,昌年降甫申。 高门非舍筑,华构岂垂纶。 凤邸抟霄翰,龙池跃海鳞。 玉鼎升黄阁,金章谒紫宸。 礼闱通政本,文昌总国均。 调风振薄俗,清教叙彝伦。 星回应缇管,日御警寅宾。 叶上曾槐变,花发小堂春。 思挂五都冕,言访北山巾。 赫赫容台上,千祀耀平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丰野:肥沃的田野。
  • 三杰:指三位杰出的人物。
  • 妫庭:古代地名,指妫水之滨,这里可能指朝廷。
  • 五臣:指五位贤臣。
  • 绨缃:古代的丝织品,这里指华美的衣饰。
  • 丝竹:指音乐。
  • 圣历:指皇帝的统治时期。
  • 昌年:繁荣昌盛的年代。
  • 甫申: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 华构:华丽的建筑。
  • 凤邸:指皇宫。
  • 龙池:指皇宫中的池塘。
  • 黄阁:指中书省,古代中央政府的办公地点。
  • 紫宸:指皇帝的居所。
  • 礼闱:指科举考试的场所。
  • 文昌:指文昌星,古代认为是主宰文运的星宿。
  • 彝伦:指伦理道德。
  • 缇管:指古代的乐器。
  • 寅宾:指迎接宾客。
  • 曾槐:指古老的槐树。
  • 五都:指古代的五个都城。
  • 北山:指隐居之地。
  • 赫赫:显赫,显著。
  • 容台:指朝廷的礼仪部门。
  • 千祀:指千年。

翻译

在肥沃的田野上,三位杰出的人物闪耀光芒,朝廷中五位贤臣受到赞誉。华美的衣饰和音乐歌颂着他们的美誉,丝竹之声咏叹着他们的芳名。皇帝的统治时期开启了新的纪元,繁荣昌盛的年代降生了英才。高门大户并非只是建筑的华丽,华美的建筑岂能只是为了垂钓。皇宫中凤凰展翅高飞,龙池里海鳞跃动。玉鼎升起在中书省,金章拜谒皇帝的居所。科举考试的场所通达政事之本,文昌星总领国家的文运。调整风俗,振兴薄俗,清教重塑伦理道德。星辰回应着乐器的声音,太阳警惕地迎接宾客。古老的槐树叶子变化,花儿在小堂中绽放春意。思考着穿上五都的冕服,想要访问北山的隐居之地。在显赫的朝廷礼仪部门,千年的荣耀照耀着平津。

赏析

这首诗是任希古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的赞美之作。诗中通过对丰野、三杰、妫庭、五臣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唐朝的繁荣景象和贤臣的功绩。同时,诗中也不乏对文化、教育、道德的重视,体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整体上,诗歌语言华丽,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国家和时代的自豪与期待。

任希古

任希古

生卒年不详。希古,一作知古,一作奉古。名敬臣,以字行。棣州(今山东阳信东南)人。5岁丧母,刻志从学。16岁时,刺史崔枢欲举秀才,自以学未广,遁去。又3年卒业,举孝廉,授著作局正字。迁秘书郎。虞世南重之,召为弘文馆学士,俄授越王府西阁祭酒。后举制科,擢许王文学。复为弘文馆学士,终太子舍人。生平见《新唐书》本传。《旧唐书·经籍志下》录《任希古集》5卷(《新唐书·艺文志四》作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6首。 ► 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