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林

· 杜甫
舍舟越西冈,入林解我衣。 青刍适马性,好鸟知人归。 晨光映远岫,夕露见日晞。 迟暮少寝食,清旷喜荆扉。 经过倦俗态,在野无所违。 试问甘藜藿,未肯羡轻肥。 喧静不同科,出处各天机。 勿矜朱门是,陋此白屋非。 明朝步邻里,长老可以依。 时危赋敛数,脱粟为尔挥。 相携行豆田,秋花霭菲菲。 子实不得吃,货市送王畿。 尽添军旅用,迫此公家威。 主人长跪问,戎马何时稀。 我衰易悲伤,屈指数贼围。 劝其死王命,慎莫远奋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甘林:指甘美的林地。
  • 舍舟:离开船只。
  • 青刍:新鲜的草料。
  • 适马性:适合马的习性。
  • 好鸟:指鸣声悦耳的鸟。
  • 知人归:似乎知道人要归来。
  • 远岫:远处的山峰。
  • 夕露:晚上的露水。
  • 日晞:太阳的光辉。
  • 迟暮:晚年。
  • 清旷:清新空旷。
  • 荆扉:用荆条编成的门,指简陋的住所。
  • 倦俗态:厌倦世俗的态度。
  • 在野:指不在官场。
  • 甘藜藿:甘愿吃粗茶淡饭。
  • 轻肥:指奢侈的生活。
  • 喧静:喧闹与宁静。
  • 出处:指出仕与隐居。
  • 天机:天意,命运。
  • 朱门:指富贵人家。
  • 白屋:指贫穷人家。
  • 赋敛:征税。
  • 脱粟:脱去谷壳的米。
  • 相携:手拉手。
  • 霭菲菲:形容秋花繁盛。
  • 子实:谷物的果实。
  • 货市:交易市场。
  • 王畿:京城及其周边地区。
  • 军旅用:军事用途。
  • 公家威:政府的权威。
  • 长跪:长时间跪着。
  • 戎马:战争。
  • 贼围:敌人的包围。
  • 死王命:忠于君王的命令。
  • 远奋飞:远走高飞。

翻译

离开船只,越过西边的山冈,进入林中,我解开衣裳。新鲜的草料适合马的习性,鸣声悦耳的鸟儿似乎知道人要归来。晨光映照着远处的山峰,晚上的露水在阳光下闪耀。晚年少有安眠与美食,我喜爱这清新空旷的简陋住所。经过世俗的疲惫,我在野外无所违背。试问甘愿吃粗茶淡饭的人,不会羡慕奢侈的生活。喧闹与宁静各有不同,出仕与隐居各有天意。不要夸耀富贵人家,轻视贫穷人家。明天我将步行到邻里,长者可以依靠。时局危急,赋税繁重,我用脱去谷壳的米来帮助你们。手拉手走在豆田中,秋花繁盛。谷物的果实不能吃,交易到京城及其周边地区。所有的增加都是为了军事用途,迫于政府的权威。主人长时间跪着询问,战争何时能减少。我衰老容易悲伤,屈指计算敌人的包围。劝你们忠于君王的命令,千万不要远走高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甘林中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杜甫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的厌倦。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战争的深切忧虑。诗的结尾,杜甫劝诫人们要忠于王命,不要逃避,体现了他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民众的关怀。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作为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