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

· 杜甫
特进群公表,天人夙德升。 霜蹄千里骏,风翮九霄鹏。 服礼求毫发,惟忠忘寝兴。 圣情常有眷,朝退若无凭。 仙醴来浮蚁,奇毛或赐鹰。 清关尘不杂,中使日相乘。 晚节嬉游简,平居孝义称。 自多亲棣萼,谁敢问山陵。 学业醇儒富,辞华哲匠能。 笔飞鸾耸立,章罢凤鶱腾。 精理通谈笑,忘形向友朋。 寸长堪缱绻,一诺岂骄矜。 已忝归曹植,何知对李膺。 招要恩屡至,崇重力难胜。 披雾初欢夕,高秋爽气澄。 尊罍临极浦,凫雁宿张灯。 花月穷游宴,炎天避郁蒸。 研寒金井水,檐动玉壶冰。 瓢饮唯三径,岩栖在百层。 且持蠡测海,况挹酒如渑。 鸿宝宁全秘,丹梯庶可凌。 淮王门有客,终不愧孙登。
拼音

注释

【鹤注】 《旧史》:天宝初,琎终父丧,加特进,九载卒。考宁王宪以开元二十九年十一月薨,天宝三载,琎丧服方终,必其年二月封琎以嗣宁王,并加特进也。公于开元二十四年下考功第,去游齐赵八九年,其归长安当在天宝四五载间。《壮游》诗云:“赏游实贤王,曳裾置醴地。”正其时也。梁权道编在十一载,非。《唐书》:文散阶正二品曰特进。 特进群公表,天人夙德升。霜蹄千里骏,风翮九霄鹏。 (首从特进叙起。上二言位以德升,下二言德以位显。夙德句,领下两段。) 《汉官仪》:诸侯功德优盛,朝廷所敬异者,赐位特进,在三公下。《书》:“群公既皆听命”。表,表帅也。《貌略》:邯郸淳见曹植才辩,对其所知,叹为天人。《后汉·齐武王传》:“名儒宿德,莫不造门。”应璩书:“王肃以宿德显授。”夙德。早成之德也。《庄子》:“马蹄可以践霜雪”。《汉书》:武帝谓刘德为千里驹。陆机诗:“苟无凌风翮。”《庄子》:“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支遁诗:“九霄落芳津。” 服礼求毫发,惟忠忘寝兴。圣情常有眷,朝退若无凭。仙醴来浮蚁,奇毛或赐鹰。清关尘不杂,中使日相乘。 (此言其尊君谦己之德。惟忠,故帝常眷注。服礼,故势不敢凭。醴、鹰遣使,申言圣眷。门关不杂,正见无凭。) 《忠经》:“被服礼乐。”钟繇表:“不差毫发。”《贾子新书》:十毫曰发,十发曰厘。庾信诗:“惟忠复惟孝。”江淹诗:“寝兴何时平。”孔焘诗:“圣情想区外。”沈约《齐安陆昭王碑文》:“皇情眷眷”。按:郑继之善夫云:若无凭,犹汉高失萧何若失左右手意。此说非也。诗主汝阳,不主明皇,还依王洙作不挟贵为是。 【卢注】如汉吴王濞、梁孝王皆以有所凭而致祸败,河间献王、东平王苍皆以无所凭而得令名。只若无凭三字,可为千古藩王法矣。戴暠诗:“安平酝仙酒。”《汉书》:楚元王敬礼申公、穆生,每置洒,尝为穆生设醴。《释名》:“酒有泛齐浮蚁。”曹子建《七启》:“浮蚁鼎沸,酷烈馨香。”陶潜诗:“毛色奇可怜。”《会稽典录》:“丁宽门无杂宾。”陶潜诗:“户庭无尘杂。”《前汉·田横传》:“中使还报。”《吴志·朱然传》:“中使医药口食之物,相望于道。” 晚节嬉游简,平居孝义称。自多亲棣萼,谁敢问山陵。学业醇儒富,辞华哲匠能。笔飞鸾耸立,章罢凤鶱腾。精理通谈笑,忘形向友朋。寸长堪缱绻,一诺岂骄矜。 (此详述生平善迹,皆夙德所致也。晚节四句,称其孝友。学业四句,称其文翰。精理四句,称其交谊。棣萼承义,山陵承孝,鸾凤言其书法,初举笔,后成章也。谈笑而有精理,此得之于学问者,寸长、一诺,能好善而无德色矣。) 张景阳诗:“晚节悲年促。”曹植《铜雀台赋》:“从明后而嬉游兮。”嵇康诗:“念我平居时。”《高士传》:汉姜岐,少修孝义,乡曲归仁。《诗》:“棠棣之华,萼不。。。。。”明皇尝造华萼相辉之楼,以友爱诸王。此言汝阳能善于兄弟也。汉中王瑀,即汝阳之弟。光武沼:“无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旧唐书》:宁王薨,谥曰让皇帝,葬桥陵,号惠陵。琎上表恳辞。 【朱注】此所谓不敢问山陵也。吴任臣注:梁竟陵王萧子良,乞停止山陵,不许。《南齐·杜栖传》:“学业清标,后来之秀。”《贾山传》:“所言涉猎书记、不能为醇儒。”《齐书》:“卢询有术学,文辞华美。殷仲文诗:“哲匠感萧晨。”吴质《答太子笺》:“摛藻下笔,龙鸾之文奋矣。”张怀瓘《书录》:许圉师见太宗书曰:“凤翥鸾回,实古今书圣。”王僧达诗:“精理亦道心”。《颜氏家训》:“韩兰英甚有名篇,又善谈笑。”《庄子》:“养志者忘形”。阮瑀诗:“友朋集光辉”。沈约《与范述曾书》:“微表寸长。”《左传》:“缱绻从公。”傅咸诗:“缱绻情所希。”邵注:“缱绻,反覆固结之意。”《吏记·季布传》:曹丘生谓布曰:“得黄金百斤,不若得季布一诺。”《魏国策》:公子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庾信《周齐宪王碑》:“不自骄矜,谦光下物。” 已忝归曹植,何如对李膺。招要恩屡至,崇重力难胜。披雾初欢夕,高秋爽气澄。樽罍临极浦,凫雁宿张灯。花月穷游宴,炎天避郁蒸。砚寒金井水。檐动玉壶冰。 (此感王接遇之厚。以曹植比汝阳,自谦不如王粲辈,故曰已忝。又以杜密自比,见汝阳可方李膺,故云何如。初宴在秋,故见凫宿灯张。后宴在夏,故见井水壶冰。中间花月之游,当属春时,所谓招要崇重也。) 《魏志》:曹植封陈王,谥曰思。《诗》:“无忝尔所生。”注云:“忝,辱也。”《后汉书》:杜密与李膺俱坐党锢而名行相次,时人亦称李杜焉。谢瞻诗,“辍策共骈筵,并坐相招要。”《晋书·山涛传》:“礼秩崇重。”《世说》:卫瓘见乐广曰:“见此人若披云雾而睹青天。”《北史》:李绘仪容端伟,邢晏曰:“若披云雾,如对珠玉。”何逊诗:“萧索高秋暮。”《世说》:王徽之为桓冲参军,以手扳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周礼》:“司尊彝,再献用两象尊,皆有罍。”注:罍,所以副贰其尊也。《礼图》:六彝为上,受三斗。六尊为中,受五斗。六罍为下,受一斛。《楚辞》:“望涔阳兮极浦。”《西京杂记》:梁孝王好宫室苑囿之乐,筑兔园,园有雁他,池间有鹤洲凫渚。陆机诗:“飞鸣乱凫雁。”《汉书·外戚传》:“张灯烛,设帏帷。”阴铿诗:“花月分窗进,苔草共阶生。”何劭诗:“游宴绸缪。”《梁书》:建安王爱文学之士,日与游宴。颜延之诗,“炎天方埃郁。”《子夜歌》:“郁蒸仲暑月。”《西征记》:太极殿前有金井。鲍照诗:“清如玉壶冰。” 瓢饮惟三径,岩栖在百层。谬持蠡测海,况挹酒如渑。鸿宝宁全秘,丹梯庶可凌。淮王门有客,终不愧孙登。 (末段自叙,喜见知于王也。瓢饮岩栖,言身本隐逸。蠡测海,王德之深。酒如渑,王恩之渥。《杜臆》:公自居淮王门客,而云不愧于孙登,盖嵇康所遇非时,公所与游,则贤王而当盛世也。末乃宾主兼收,各见品格。此章上句起,中后十二句者两段,八句者两段,章法匀称。) 《逸士传》:许由手捧水饮,人遗一瓢,饮讫挂木上,风吹沥沥有声,由以为烦,去之。嵇康《高士传》:蒋诩,社陵人。诩为兖州,王莽居宰衡,诩移疾归杜陵,荆棘塞门,舍中三径,终身不出。嵇康书:“尧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百层,高山也。《西京赋》:“井干叠而百层。”《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注:“蠡,瓠勺也”。《韵会》:“螺,亦作蠡。”《诗》:“不可以挹酒浆”。《左传》:“有酒如渑。”《刘向传》:淮南王有枕中鸿宝苑秘书。《神仙传》:淮南王安,作内书二十二篇,又中篇八章,言神仙黄白之事,名为《鸿宝》。《万毕》三卷,论变化之道,凡十万言。 【朱注】谢灵运诗:“躧步陵丹梯。”注:“丹梯,升阶也。”又诗:“即此陵丹梯。”注:谓山也。二注不同。邵注以丹梯为山上升仙之路,当从前说。《神仙传》“淮南王安,好方术,养士数千人,有八公诣门,皆须眉皓白。王薄其老,八公俄变为童子。《晋·隐逸传》:孙登居汲郡北山,好读《易》,抚一弦琴,嵇康从之游,三年,问其所图,终不答。将别,乃曰:“子才多识寡,难免于今之世矣。”康不能用,果遭非命,乃作《幽愤》诗曰:“昔惭柳下,今愧孙登。”王嗣奭《杜臆》云:用十蒸韵,颇难。此篇二十二韵,收取殆尽,须看其落韵之巧。陵字作凌,可免重复。凌,超越也。 胡应麟曰:杜排律五十百韵者,极意铺陈,颇伤芜碎。盖大篇冗长,不得不尔。惟赠汝阳、哥舒、李白、见素诸作,格调精严,体骨匀称。每读一篇,无论其人履历,咸若指掌,且形神意气,踊跃毫楮,如周昉写生,太史序传,逼夺化工。而杜从容声律间,尤为难事,真古今绝诣也。又曰:凡排律起句,极宜冠冕雄浑,不得作小家语。唐人可法者,卢照邻“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东”,骆宾王“二廷归望断,万里客心愁”,杜审言“六位乾坤动,三徽历数迁”,沈昉期“阊阖连云起,岩廊拂雾开”,玄宗“钟鼓严更曙,山河野望通”,张说“礼乐逢明主,韬钤用老臣”,李白“独坐清天下,专征四海隅”,高适“云纪轩皇代,星高太白年”,此类最为得体。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作于公元746年(唐天宝五年)。杜甫赴京赶考,希望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但这个希望因当时的宰相李林甫在考试中阴谋设置障碍,使得应试的人无一人中选而断送。在那以后,杜甫试图通过其他的途径进入仕途,一是向朝廷献赋,希望能直接引起皇帝的注意;二是向达官贵人投赠诗篇,希望得到他们的赏识援引。本诗便是其中一首。可是这些努力带来的只有失望,直到天宝十四年秋,杜甫仍旧是一介布衣。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特进:古代官职名,这里指汝阳王李琎。
  • 群公表:指众多官员的表率。
  • 天人:指天子和人臣。
  • 夙德升:指德行高尚而得到提升。
  • 霜蹄:指马蹄,比喻行走迅速。
  • 风翮:指鸟的翅膀,比喻飞翔高远。
  • 九霄鹏:比喻志向远大。
  • 服礼:指遵守礼仪。
  • 毫发:极言细微。
  • 寝兴:指日夜操劳。
  • 圣情:指皇帝的情感。
  • 仙醴:指美酒。
  • 浮蚁:酒面上的泡沫,比喻美酒。
  • 奇毛:指珍奇的鸟兽。
  • 赐鹰:指皇帝赐予的猎鹰。
  • 清关:指清廉的门第。
  • 中使:指宫中的使者。
  • 相乘:频繁往来。
  • 棣萼:比喻兄弟。
  • 山陵:指皇帝的陵墓,这里比喻皇位。
  • 醇儒:指学问精深的儒者。
  • 辞华:指文采。
  • 哲匠:指有才能的人。
  • 鸾耸立:比喻书法或文章气势雄伟。
  • 凤鶱腾:比喻文章或言论高远。
  • 精理:指精妙的道理。
  • 谈笑:指轻松愉快的交谈。
  • 忘形:指忘我,不拘形迹。
  • 寸长:指微小的才能。
  • 缱绻:形容情意深厚。
  • 一诺:指一句承诺。
  • 骄矜:指骄傲自大。
  • 忝归:谦词,表示自己不配。
  • 曹植: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这里比喻有才华的人。
  • 李膺:东汉时期的名士,这里比喻有德行的人。
  • 招要:邀请。
  • 崇重:指尊敬和重视。
  • 披雾:比喻消除疑惑。
  • 高秋:指深秋。
  • 爽气澄:指空气清新。
  • 尊罍:古代盛酒的器具。
  • 极浦:指遥远的水边。
  • 凫雁:指野鸭和大雁。
  • 张灯:指挂灯笼。
  • 花月:指美好的时光。
  • 炎天:指夏天。
  • 郁蒸:指闷热。
  • 研寒:指研磨冰冷的。
  • 金井水:指井水。
  • 檐动:指屋檐下的冰柱。
  • 玉壶冰:比喻清冷。
  • 瓢饮:指简朴的生活。
  • 三径:指隐居的地方。
  • 岩栖:指在山岩中居住。
  • 百层:指极高的山峰。
  • 蠡测海:比喻见识浅薄。
  • 挹酒:指舀酒。
  • :古代河流名,这里比喻酒多。
  • 鸿宝:指珍贵的书籍。
  • 丹梯:指通往仙境的梯子。
  • 淮王门:指淮南王的门客。
  • 孙登:三国时期的人物,以才智著称。

翻译

汝阳王李琎,作为众多官员的表率,因其高尚的德行而得到提升。他行动迅速如千里骏马,志向远大如九霄之鹏。他严格遵守礼仪,细微之处也不忽视,忠诚至极,日夜操劳。皇帝对他常有眷顾,朝会结束后,他似乎无所依靠。美酒如同浮蚁般被送来,珍奇的鸟兽也常被赐予。他的家门清廉,宫中的使者频繁往来。晚年他简朴地享受嬉游,平日里以孝义著称。他亲近兄弟,谁敢质疑他的忠诚。他的学问深厚,文采斐然,才华横溢。他的书法或文章气势雄伟,言论高远。他精通道理,与人交谈轻松愉快,不拘形迹地与朋友相处。他虽有小才,但情意深厚,一句承诺绝不骄傲自大。我有幸归于他的门下,不知如何面对像李膺这样的德行之人。他多次邀请我,我感到尊敬和重视,但力不从心。我们初次欢聚时,深秋的空气清新,酒器置于遥远的水边,野鸭和大雁在挂着灯笼的地方栖息。我们在美好的时光里尽情游玩,夏天则躲避闷热。我们研磨冰冷的井水,屋檐下挂着冰柱。我过着简朴的生活,隐居在山岩之中。我虽见识浅薄,但仍能舀取如河流般多的酒。珍贵的书籍并未完全保密,我希望能攀登通往仙境的梯子。我虽是淮南王的门客,但绝不愧对孙登这样的才智之士。

赏析

这首作品是杜甫赠给汝阳王李琎的赞美诗。诗中,杜甫以崇高的敬意描绘了李琎的德行、才华和地位,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李琎的深厚情感和对其邀请的感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李琎的高尚品质和杜甫的谦逊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杜甫作为唐代伟大诗人的文学造诣和情感表达能力。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