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花石戍

· 杜甫
午辞空灵岑,夕得花石戍。 岸疏开辟水,木杂今古树。 地蒸南风盛,春热西日暮。 四序本平分,气候何回互。 茫茫天造间,理乱岂恒数。 系舟盘藤轮,策杖古樵路。 罢人不在村,野圃泉自注。 柴扉虽芜没,农器尚牢固。 山东残逆气,吴楚守王度。 谁能扣君门,下令减征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空灵岑(cén):指高耸而空旷的山峰。
  • 花石戍:地名,戍边的地方。
  • 开辟水:指水流经过的地方,开辟出来的水道。
  • 今古树:指古老的树木和现代的树木并存。
  • 地蒸:地面因热气蒸腾。
  • 回互:交错,交替。
  • 天造间:天地之间,自然界。
  • 理乱:治理和混乱。
  • 盘藤轮:指系舟的藤绳盘绕如轮。
  • 策杖:拄着拐杖。
  • 罢人:指废弃的村落中无人居住。
  • 柴扉:柴门,指简陋的门。
  • 芜没:荒芜被草木覆盖。
  • 农器:农具。
  • 山东:指华山以东的地区。
  • 逆气:指叛乱的气息。
  • 吴楚:指古代吴国和楚国的地区,泛指江南。
  • 守王度:遵守国家的法度。
  • 扣君门:指向君王请愿。
  • 征赋:征收的赋税。

翻译

中午时分离开了空旷高耸的山峰,傍晚时分到达了花石戍。 河岸上开辟的水道稀疏,树木中有古老也有现代的。 地面因南风的热气蒸腾,春日的炎热在西日落时依旧。 四季本来是平分的,但这里的气候为何如此交错。 在这茫茫的天地之间,治理和混乱难道是恒定的吗? 系舟的藤绳盘绕如轮,我拄着拐杖走在古老的樵路上。 废弃的村落中无人居住,野外的园圃泉水自然流淌。 简陋的门虽被荒草覆盖,但农具仍然牢固。 华山以东仍有叛乱的气息,而江南地区则遵守国家的法度。 谁能向君王请愿,下令减轻征收的赋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民生的艰难。诗中“岸疏开辟水,木杂今古树”等句,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迁,也隐喻了社会的沧桑。后文提到“山东残逆气,吴楚守王度”,对比了不同地区的社会状况,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关切。最后,诗人呼吁减轻征赋,体现了对民众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