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三首

· 杜甫
断续巫山雨,天河此夜新。 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 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 故园当北斗,直指照西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断续:时断时续。
  • 巫山:山名,在今重庆市巫山县。
  • 天河:银河。
  • 青嶂:青色的山峰。
  • 愁杀:极度忧愁。
  • 白头人:指年老的人,这里特指杜甫自己。
  • 魍魉:传说中的山林精怪,这里形容树影摇曳的样子。
  • 虾蟆:即蛤蟆,这里形容月亮形状的变化。
  • 半轮:半圆形的月亮。
  • 故园:故乡。
  • 北斗:北斗星。
  • 西秦:指长安,古时属于秦地。

翻译

巫山的雨时断时续,今夜的银河似乎焕然一新。 如果没有那青色山峰上的月亮,我这白发老人将忧愁至极。 树影摇曳如同山林中的精怪,月亮半圆如同蛤蟆在动。 我的故乡正对着北斗星,它的光芒直照向西秦的长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巫山夜雨中对月思乡的情景。诗中,“断续巫山雨”与“天河此夜新”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变化,又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后两句通过“青嶂月”与“白头人”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最后两句以北斗星为媒介,巧妙地将故乡与长安联系起来,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长安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之美。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