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高使君相赠

· 杜甫
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 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 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 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牢落:稀疏零落的样子。
  • 禄米:古代官员的俸禄多以米的形式发放。
  • 双树:指寺院中的两棵树,这里可能指寺院内的特定场所。
  • 三车:佛教用语,指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这里可能指寺院中的藏经阁或讲经的地方。
  • 草玄:指草书,这里泛指书法。
  • 相如:指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擅长辞赋。

翻译

古寺中的僧人稀疏零落,空荡的房间里我作为客人暂居。 老朋友提供给我俸禄中的米粮,邻居则送来园中的新鲜蔬菜。 寺院内的两棵树下,我得以聆听佛法;三车之内,我愿意载书学习。 至于书法,我岂敢自比,但若论赋诗,或许能与相如相比。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代流寓成都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及邻舍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佛法的向往和对文学的热爱。诗中“古寺僧牢落”描绘了寺院的寂静与荒凉,而“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则体现了他在困境中得到的人情温暖。后两句“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表达了他对佛法的敬仰和对知识的渴望。最后两句自谦中带有自信,显示了杜甫对自己文学才能的肯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