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兜率寺

· 杜甫
兜率知名寺,真如会法堂。 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 庾信哀虽久,何颙好不忘。 白牛车远近,且欲上慈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兜率(dōu shuài):佛教用语,指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天,此处指寺庙名称。
  • 真如:佛教术语,指事物的真实本性。
  • 法堂:佛教寺庙中讲经说法的地方。
  • 巴蜀:古代地名,指今天的四川一带。
  • 栋宇:指房屋的梁栋,这里指寺庙的建筑。
  • 齐梁: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两个朝代,这里指寺庙建筑的历史悠久。
  • 庾信: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以哀怨的诗文著称。
  • 何颙:人名,具体不详,可能指某位不忘初心的僧人或信徒。
  • 白牛车:佛教比喻,指引导众生到达彼岸的佛法。
  • 慈航:佛教用语,比喻佛法如船,能渡众生脱离苦海。

翻译

兜率寺是著名的寺庙,真如的法会在此堂举行。 这里的江山涵盖了巴蜀之地,寺庙的建筑自齐梁时代就已存在。 庾信的哀怨虽久远,何颙的美好却始终不忘。 无论白牛车远近,我都想登上这慈悲的航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兜率寺的庄严与历史的厚重,通过“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展现了寺庙的地理位置和悠久历史。诗中“庾信哀虽久,何颙好不忘”对比了哀怨与美好的记忆,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向往和对解脱之道的渴望。最后两句“白牛车远近,且欲上慈航”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佛法,达到精神上的解脱和超越。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甫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的精神追求。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