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蝉寄朐山孙明府

忽听新蝉发,客情其奈何。 西风起槐柳,故国阻烟波。 垄笛悲犹少,巴猿恨未多。 不知陶靖节,还动此心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朐山:地名,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西南。
  • 孙明府:指孙姓的县令。
  • 新蝉:初夏的蝉。
  • 客情:旅人的心情。
  • 奈何:如何,怎么办。
  • 槐柳:槐树和柳树,泛指树木。
  • 故国:故乡。
  • 阻烟波:被烟雾和波涛所阻隔,指难以回去。
  • 垄笛:田间吹奏的笛声。
  • 巴猿:巴地的猿猴,常用来形容哀怨的猿声。
  • 陶靖节:即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隐士、诗人。

翻译

忽然听到初夏的蝉声,作为旅人的我心情该如何是好。 西风吹动着槐树和柳树,故乡被烟雾和波涛所阻隔,难以回去。 田间的笛声虽然悲伤,但还不够深切;巴地的猿声虽然哀怨,但还不够多。 不知道像陶渊明那样的隐士,是否也会因此而动心。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写新蝉的鸣叫、西风中的槐柳、阻隔的烟波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诗中“垄笛悲犹少,巴猿恨未多”一句,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伤和遗憾。最后提及陶渊明,或许是诗人希望自己能像陶渊明那样超脱世俗,但内心的情感却难以平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李中

五代时南唐陇西人,字有中。为淦阳宰。工诗文,有《碧云集》。 ► 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