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苛政:指严苛的政治措施或统治。
- 子男:古代指诸侯的儿子,这里可能指某个地方的统治者或官员。
- 朝客:指在朝廷中任职的人。
- 邑人:指当地的人。
- 谙:熟悉。
- 别业:指在外的职业或事业。
- 经稔:经历丰收,这里指经历了一段时间。
- 归田:指辞官回乡务农。
- 凝:集中,专注。
- 贮:积存,蕴藏。
- 晓鼓:早晨的鼓声,古代用来报时。
- 春山:春天的山。
- 不任:无法承受。
- 啼鸟:啼叫的鸟。
- 乡社:乡村的社区。
- 桑蚕:养蚕业,指乡村的农事活动。
翻译
无论何处都有严苛的政治,东南方有一个子男。 细说给朝中的客人听,必须是当地人才熟悉。 在外的职业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但辞官回乡务农我还未甘心。 目光凝视着烟雾缭绕的树木,心中蕴藏着月光照耀的深潭。 早晨的鼓声让人愁绪纷乱,春天的山中我却睡得正香。 无法承受啼鸟的哀思,乡村的社区即将开始养蚕。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的失望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苛政”与“子男”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后文通过对“别业”与“归田”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在外的事业已有所成就,另一方面却对归隐田园的生活充满渴望。诗的最后,通过描绘春山中的宁静与乡村的农事活动,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