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山

· 李频
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 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 石上生灵草,泉中落异花。 终须结茅屋,向此学餐霞。
拼音

所属合集

#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ìng):小路。
  • (yá):山崖。
  • 日空斜:太阳斜照,表示时间流逝。
  • 灵草:神奇的草,指草药。
  • 异花:奇特的花。
  • 结茅屋:建造茅草屋。
  • 餐霞:比喻修炼仙道,餐食霞光,意指隐居修炼。

翻译

一条小路通向双崖之间,起初我怀疑这里有几户人家。 我走啊走,却看不到任何人,坐了很久,太阳已经斜照。 石上生长着神奇的草药,泉水中落下了奇特的花朵。 最终我必须建造一座茅草屋,在这里学习隐居修炼。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深入山林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一径入双崖”开篇即展现了山路的幽深,而“行穷人不见”则加深了这种孤寂感。后两句“石上生灵草,泉中落异花”以自然界的奇异景象,暗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憧憬。最后两句“终须结茅屋,向此学餐霞”直抒胸臆,表明了诗人决心隐居修炼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李频

李频

李频,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後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