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闷十二首

· 杜甫
陶冶性灵在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
拼音

赏析

存底物:凭什么东西? 自长吟:自己拖着长腔反复吟诵,推敲修改。 孰知:熟知、深知。二谢:揩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谢灵运和谢朓。将能事:意谓二谢才思敏捷,诗有灵性。 阴何:指南北朝时期的诗人阴铿、何逊。 此诗是杜甫自道创作经验之谈。他认为写诗可以陶冶性灵,而诗人凭什么写好诗呢?自己是刻苦用心来写诗的,每写诗,都要反复吟诵、修改。同时也注意向前人学习,既熟读二谢那些很有才情灵性的诗篇,更注意学习苦吟诗人阴铿、何逊,刻苦用心写诗。《读杜心解》云:"自言攻苦如此"。《石洲诗话》云:"欲以大小谢之性灵而兼学阴、何之苦诣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陶冶:[táo yě] 指修养、熏陶。
  • 性灵:指人的精神、情感。
  • 底物:指基础、依托之物。
  • 孰知:谁知道。
  • 二谢:指谢灵运和谢朓,两位著名的南朝诗人。
  • 将能事:指擅长的事情。
  • 阴何:指阴铿和何逊,两位南朝诗人。

翻译

修养和熏陶我的精神情感,依赖于什么东西呢?在修改完新写的诗后,我会独自长长地吟诵。谁知道谢灵运和谢朓擅长的事情,我也在努力学习阴铿和何逊的刻苦用心。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和方法。他强调了诗歌对于陶冶性灵的重要性,并通过“新诗改罢自长吟”展现了他对诗歌的深沉热爱和不断追求完美的精神。诗中提到的“二谢”和“阴何”,反映了杜甫对于前人诗才的敬仰,以及他愿意学习他们的刻苦精神,以此来提升自己的诗歌创作水平。整首诗简洁而深刻,体现了杜甫作为诗人的自我修养和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