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阆州筵奉酬十一舅惜别之作

· 杜甫
万壑树声满,千崖秋气高。 浮舟出郡郭,别酒寄江涛。 良会不复久,此生何太劳。 穷愁但有骨,群盗尚如毛。 吾舅惜分手,使君寒赠袍。 沙头暮黄鸪,失侣自哀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万壑(wàn hè):无数的山谷。
  • 千崖(qiān yá):许多山峰。
  • 浮舟:乘船。
  • 郡郭(jùn guō):城市的郊外。
  • 良会:美好的聚会。
  • 穷愁:困苦忧愁。
  • 但有骨:形容极度贫困,只剩下骨架。
  • 群盗:众多的盗贼。
  • 沙头:沙滩边。
  • 黄鸪(huáng gū):一种鸟,这里指黄鹂。
  • 失侣:失去伴侣。
  • 哀号(āi háo):悲伤地呼喊。

翻译

无数山谷中树木的声音回荡,千山万峰间秋天的气息高远。 乘船离开城市的郊外,与朋友在江边共饮告别酒。 美好的聚会不会持续太久,这一生为何如此辛劳。 困苦忧愁中只剩下瘦弱的身躯,而盗贼却多如牛毛。 我的舅舅不舍地与我分手,使君则寒冷中赠我袍子。 沙滩边,黄昏时分,黄鹂孤独地哀鸣,失去了伴侣,独自悲伤地呼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杜甫在王阆州宴会上与十一舅分别时的深情。诗中,“万壑树声满,千崖秋气高”以宏大的自然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凄凉的氛围。后文通过对“良会不复久”和“穷愁但有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命运多舛的感慨。结尾处的“沙头暮黄鸪,失侣自哀号”则巧妙地以黄鹂的孤独哀鸣,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杜甫诗歌的深邃与悲怆。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