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季夏: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六月。
- 乡弟:同乡的弟弟。
- 韶:人名,诗中的乡弟。
- 黄门从叔:指宦官的叔父,黄门即宦官。
- 令弟:对他人弟弟的尊称。
- 苍水使:古代官名,负责管理水利的官员。
- 名家:有名望的家族。
- 杜陵: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杜甫的祖籍。
- 比来:近来。
- 相国: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
- 安蜀:安定蜀地,蜀即今四川一带。
- 归赴:返回。
- 朝廷:皇帝的朝会,代指中央政府。
- 秦:指陕西一带,古称秦。
- 舍舟策马:弃船上马,指从水路转为陆路。
- 论兵地:讨论军事的地方。
- 拖玉腰金:形容官员服饰华丽,玉和金分别指玉带和金饰。
- 报主身:报效君主的身体,即为国家效力。
- 莫度:不要过度。
- 清秋:清爽的秋天。
- 吟蟋蟀:吟咏蟋蟀的鸣叫,常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象。
- 黄阁:古代宰相办公的地方。
- 画麒麟:指绘有麒麟图案的屏风,象征着高官显贵。
翻译
我的同乡弟弟韶,尚且担任着苍水使的职务,名门望族中无人能出杜陵人之外。近来相国兼任安定蜀地的职责,返回朝廷时已经进入了秦地。舍弃舟船,策马前行,讨论军事的地方,身着华丽的玉带和金饰,报效君主。不要过度沉醉于清秋时节蟋蟀的吟唱,早早地听说黄阁中已经画上了麒麟,预示着高官显贵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季夏时节送别同乡弟弟韶时所作。诗中,杜甫赞美了韶的家族背景和官职,同时也表达了对韶未来仕途的期望。诗中“舍舟策马论兵地,拖玉腰金报主身”描绘了韶的英勇形象和忠诚报国之心。末句“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则是对韶的劝勉,希望他不要沉溺于秋日的闲适,而应早日成就功名,进入朝廷的高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对同乡弟弟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