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忠州使君侄宅

· 杜甫
出守吾家侄,殊方此日欢。 自须游阮巷,不是怕湖滩。 乐助长歌逸,杯饶旅思宽。 昔曾如意舞,牵率强为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殊方:异乡,他乡。
  • 阮巷:指隐居之地,源自东晋阮籍隐居的典故。
  • 湖滩:指湖边的险滩,这里可能暗指旅途的艰难。
  • 长歌:长篇的歌谣或诗歌。
  • :飘逸,自由不羁。
  • 杯饶:酒杯丰富,意指酒多。
  • 旅思:旅途中的思绪。
  • :宽慰,舒缓。
  • 如意舞:一种舞蹈,表示心情愉悦。
  • 牵率:勉强,不情愿地。

翻译

今日在他乡,我家的侄子出任守官,我们在此共度欢乐时光。 自然会去游览那些隐士的巷子,而不是害怕湖边的险滩。 音乐助长了长歌的飘逸,酒杯丰富,让旅途的思绪得以舒缓。 曾经我也跳过如意舞,虽然勉强,但还是愿意去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异乡与侄子相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族情感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殊方此日欢”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异乡的感慨,也透露出与侄子相聚的喜悦。后文通过“阮巷”与“湖滩”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最后两句则通过“如意舞”和“牵率强为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接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诗歌的独特魅力。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