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期吉中孚

· 李端
行人路不同,花落到山中。 水暗蒹葭雾,月明杨柳风。 年华惊已掷,志业飒然空。 何必龙钟后,方期事远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蒹葭(jiān jiā):芦苇。
  • 龙钟:形容老态龙钟的样子。
  • 远公:指东晋高僧慧远,这里泛指高僧或修行深的人。

翻译

行人的道路各不相同,花儿飘落在山中。 水边昏暗,芦苇间弥漫着雾气,月光下杨柳随风轻摆。 岁月如梭,青春已逝,志向和事业似乎都成了空谈。 何必等到年老体衰,才去追求高深的修行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夜晚的静谧景象,通过“花落”、“水暗蒹葭雾”、“月明杨柳风”等自然元素,传达出一种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诗人在感叹年华易逝的同时,也提出了对人生追求的思考,认为不应等到年老体衰才去追求精神上的升华,而应及早修行,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李端

李端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出自赵郡李氏东祖。嘉祐从侄。少居庐山,师从名僧皎然学诗。大历五年中进士,后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终官杭州司马。晚年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约卒于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之后数年。子李虞仲。据说李端曾在驸马郭暧筵上立成七律二首。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乔亿以为李端诗“思致弥清,径陌迥别,品第在卢允言、司空文明之上。”。传世作品有《李端诗集》三卷。 ► 2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