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

· 杜甫
常时任显晦,秋至辄分明。 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 含星动双阙,伴月照边城。 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显晦:明暗。
  • :总是。
  • 永夜:长夜。
  • 双阙:古代宫殿或庙宇前的两座楼台,这里指天上的星宿。
  • 牛女:牛郎星和织女星。

翻译

平常时日,天河的明暗变化无常,但一到秋天,它就格外分明。 即使偶尔被微云遮掩,它最终仍能在长夜中保持清澈。 天河含着星星,照亮了天上的双阙,伴随着月亮照耀边疆的城市。 牛郎星和织女星每年都会渡过银河相会,何曾有过风浪的困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天河在秋夜中的美丽景象,通过对比平时的隐晦与秋至的分明,突出了天河的清澈与恒久。诗中“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一句,既表达了天河的坚韧,也隐喻了诗人对理想追求的坚定不移。后两句通过对牛郎织女星的描写,增添了诗意与浪漫色彩,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恒久不变事物的向往。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