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短歌行二首其二
世人求富贵,多为身嗜欲。
盛衰不自由,得失常相逐。
问君少年日,苦学将干禄。
负笈尘中游,抱书雪前宿。
布衾不周体,藜茄才充腹。
三十登宦途,五十被朝服。
奴温已挟纩,马肥初食粟。
未敢议欢游,尚为名检束。
耳目聋暗后,堂上调丝竹。
牙齿缺落时,盘中堆酒肉。
彼来此已去,外馀中不足。
少壮与荣华,相避如寒燠。
青云去地远,白日终天速。
从古无奈何,短歌听一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嗜欲(shì yù):欲望,贪欲。
- 干禄(gān lù):求取官职,俸禄。
- 负笈(fù jí):背着书箱,指求学。
- 藜茄(lí qié):指简单的蔬菜,藜指藜草,茄指茄子。
- 布衾(bù qīn):布制的被子。
- 不周体(bù zhōu tǐ):不足以覆盖全身,形容简陋。
- 挟纩(xié kuàng):穿着棉衣。
- 名检束(míng jiǎn shù):名利的束缚。
- 寒燠(hán yù):寒冷与温暖,比喻贫寒与富贵。
翻译
世人追求富贵,大多是因为自身的欲望。盛衰不由自主,得失常相伴。问你年轻时,苦学以求官职。背着书箱在尘世中游学,抱着书在雪前过夜。布被不足以覆盖全身,简单的蔬菜才能填饱肚子。三十岁开始步入仕途,五十岁穿上朝服。奴仆温暖已穿棉衣,马儿肥壮刚吃上粟米。不敢谈论欢乐游玩,尚被名利所束缚。耳朵和眼睛失聪失明后,堂上仍能调弄丝竹。牙齿脱落时,盘中堆满酒肉。那些来去匆匆,外表有余而内心不足。少壮与荣华,相互避开如同寒冷与温暖。青云离地远,白日终日迅速。自古以来无可奈何,听一曲短歌吧。
赏析
这首诗深刻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富贵与名利的追求及其背后的辛酸。白居易通过对比年轻时的苦学与年老时的富贵,揭示了人生盛衰得失的无常。诗中“负笈尘中游,抱书雪前宿”展现了求学的艰辛,“三十登宦途,五十被朝服”则描绘了仕途的起伏。最后,诗人以“短歌听一曲”作为结尾,表达了对人生无奈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和释然。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