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府古冢狐戒艳色也
古冢狐,妖且老,化为妇人颜色好。头变云鬟面变妆,大尾曳作长红裳。
徐徐行傍荒村路,日欲暮时人静处。或歌或舞或悲啼,翠眉不举花颜低。
忽然一笑千万态,见者十人八九迷。假色迷人犹若是,真色迷人应过此。
彼真此假俱迷人,人心恶假贵重真。狐假女妖害犹浅,一朝一夕迷人眼。
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增溺人心。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
君看为害浅深间,岂将假色同真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新乐府: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种诗歌形式,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
- 古冢狐:指传说中居住在古墓中的狐狸精。
- 妖且老:既妖异又年老。
- 云鬟:古代女子的高髻发型。
- 曳(yè):拖,拉。
- 长红裳:长长的红色衣裙。
- 傍:靠近。
- 或:有时。
- 翠眉:形容女子眉毛的美丽。
- 不举:不扬起,下垂。
- 花颜:美丽的面容。
- 假色:虚假的美色。
- 真色:真实的美色。
- 狐媚:狐狸精的诱惑。
- 褒妲:指古代美女褒姒和妲己,传说中以美色祸国殃民的女子。
- 蛊惑:迷惑,诱惑。
翻译
古墓中的狐狸,既妖异又年老,化作美丽的妇人。她的头发变成了云鬟,面容化妆精致,巨大的尾巴拖曳着,化作长长的红色衣裙。
她缓缓行走在荒村的路上,夕阳西下,四周静悄悄。有时唱歌,有时跳舞,有时悲泣,美丽的眉毛下垂,花容失色。
忽然间,她展露千万种姿态的笑容,看到的人十个中有八九个被迷住。虚假的美色尚且如此迷人,真实的美色恐怕更加难以抗拒。
无论是真是假,都足以迷人,但人们内心厌恶虚假,珍视真实。狐狸化作女妖的危害还算轻微,短时间内就能迷惑人的眼睛。
而女子的狐媚之害则深远,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沉溺人心。更何况像褒姒和妲己那样的美色,善于蛊惑人心,足以毁灭家庭和国家。
你看,这些危害的深浅之间,岂能将虚假的美色与真实的美色等同看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墓中的狐狸精化作美丽妇人的形象,深刻揭示了虚假美色与真实美色对人心的不同影响。诗中,“假色迷人”与“真色迷人”形成对比,强调了人们应当珍视真实,警惕虚假。同时,通过提及历史上的美女褒姒和妲己,诗人警示人们美色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即毁灭家庭和国家。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