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小桥前新竹招客

雁齿小红桥,垂檐低白屋。 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皮开坼褐锦,节露抽青玉。 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触。 闲吟声未已,幽玩心难足。 管领好风烟,轻欺凡草木。 谁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 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雁齿:形容排列整齐的样子,这里指桥的台阶。
  • 苒苒:渐渐地,形容新生竹子逐渐长高。
  • (chè):裂开。
  • 褐锦:比喻竹皮裂开后露出的纹理,像褐色的锦缎。
  • 筠翠:指竹子的翠绿色。
  • 粉霜:形容竹子表面细腻如粉霜。
  • 幽玩:静静地欣赏。
  • 管领:掌管,这里指欣赏。
  • 轻欺:轻视,不放在眼里。

翻译

小桥像排列整齐的雁齿,桥上垂着低矮的白屋檐。桥前有什么呢?渐渐地长出了新生竹子。竹皮裂开,露出像褐锦一样的纹理,竹节处抽出青玉般的枝条。竹子的翠绿色似乎可以食用,表面细腻如粉霜,让人不忍触碰。我闲暇时吟咏未完,静静地欣赏,心中难以满足。我欣赏着这美好的风景,轻视了周围的普通草木。有谁能在月夜,陪伴我在林中过夜。为了你,我倾一杯酒,高声歌唱竹枝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小桥前的竹林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新生竹子的美丽和生机。诗中,“雁齿小红桥”和“垂檐低白屋”构成了静谧的背景,而“苒苒新生竹”则是诗中的主角。诗人用“皮开坼褐锦,节露抽青玉”来形容竹子的细节,形象生动。后文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竹林的喜爱和向往,希望能有知己在月夜相伴,共同欣赏这自然之美。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渴望。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