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梦得和思黯见赠来诗中先叙三人同宴之欢次有叹鬓发渐衰嫌孙子催老之意因酬

醉伴腾腾白与刘,何朝何夕不同游。 留连灯下明犹饮,断送尊前倒即休。 催老莫嫌孙稚长,加年须喜鬓毛秋。 教他伯道争存活,无子无孙亦白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腾腾:形容醉态。
  • 白与刘:指白居易与刘禹锡,两人是好友。
  • 断送:结束,完结。
  • 尊前:酒杯前,指饮酒的场合。
  • 鬓毛秋:指鬓发变白,如同秋天落叶。
  • 伯道:指伯夷和叔齐,古代著名的隐士,这里比喻自己。

翻译

与醉态朦胧的白居易和刘禹锡相伴,无论何时何地都一同游玩。 在灯火通明下留连忘返地饮酒,直到酒杯前的欢聚结束。 不要因为孙子的成长而感叹自己老去,应该欣喜于鬓发如秋叶般变白。 就像伯夷和叔齐那样,即使没有子孙,也能安然度过晚年。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与好友刘禹锡、思黯相聚时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醉伴腾腾白与刘”描绘了三人醉意朦胧、无拘无束的欢乐场景,而“留连灯下明犹饮”则进一步以灯火和酒杯为背景,渲染了他们的友情和欢聚。后两句“催老莫嫌孙稚长,加年须喜鬓毛秋”则是诗人对人生老去的豁达态度,认为不应因孙子的成长而感伤,反而应欣赏自己鬓发如秋的成熟之美。最后一句以伯夷叔齐自比,表达了即使无子无孙,也能安享晚年的心境。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观和深厚的友情。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