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生

堂堂金源公,门墙多桃李。 根柢无浅深,恩荣周远迩。 张生事公久,最为公所喜。 折旋杖屦间,唯诺图书里。 公承天子诏,驰传将使指。 宵忧泣牛衣,昼征麾马箠。 风餐邮亭庖,露炊官署米。 蹀躞趣装骑,纷纶割鲜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堂堂:形容仪表庄严大方。
  • 金源公:指张生的老师,金源为其号。
  • 桃李:比喻学生或弟子。
  • 恩荣:恩惠和荣耀。
  • 周远迩:遍及远近。
  • 折旋:来回走动。
  • 杖屦:拐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 唯诺:答应,应诺。
  • 图书:书籍。
  • 驰传:快速传递消息或命令。
  • 使指:使者的指示。
  • 宵忧:夜晚的忧虑。
  • 牛衣:给牛御寒的披盖物,比喻贫寒。
  • 昼征:白天的征途。
  • 麾马箠:指挥马匹的鞭子。
  • 风餐:在风中进食。
  • 邮亭: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
  • 露炊:露天做饭。
  • 官署:政府机关。
  • 蹀躞:小步行走。
  • 趣装:整理行装。
  • 纷纶:繁忙的样子。
  • 割鲜:切割新鲜的食物。
  • 匕:古代的一种餐具,类似勺子。

翻译

庄严大方的金源公,门下有许多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根基无论深浅,都受到了公的恩惠和荣耀,遍及远近。张生跟随公学习已久,尤其受到公的喜爱。他在公的身边来回走动,行走于书籍之间,与公应答。公接到天子的诏令,快速传递命令。夜晚忧虑,白天征途,指挥马匹,风中进食,露天做饭,吃官署的米。小步行走,整理行装,繁忙地切割新鲜食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张生与金源公之间的师生情谊,以及金源公的威严和恩泽。诗中通过“堂堂金源公,门墙多桃李”展现了金源公的庄严和门下学生的众多,而“张生事公久,最为公所喜”则突出了张生在众多学生中的特殊地位。后文通过描述金源公的忙碌和忧虑,以及张生在其身边的忙碌身影,进一步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师生关系的赞美和对金源公的敬仰。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