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昭庆寺

· 徐熥
幡幢高拂六桥烟,坐久无僧可问禅。 一寺袈裟三百众,寺门都趁卖经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幡幢:佛教中用来装饰佛殿的旗帜,这里指寺庙的旗帜。
  • 六桥:指杭州西湖的六座桥,这里泛指西湖。
  • 袈裟:和尚穿的法衣。
  • 卖经钱:指寺庙出售经书所得的钱。

翻译

寺庙的旗帜高高飘扬,仿佛拂过了西湖的六座桥上的烟雾,我坐了很久,却找不到一个僧人来询问禅理。这个寺庙里有三百个穿着袈裟的僧人,而寺庙的门口,僧人们都在忙着卖经书赚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昭庆寺的景象,通过对寺庙旗帜、僧人活动的描写,反映了当时寺庙的商业化现象。诗中“幡幢高拂六桥烟”一句,以西湖的烟雾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寺庙的庄严与神秘。而“一寺袈裟三百众,寺门都趁卖经钱”则揭示了寺庙内部的商业活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寺庙的宁静,又隐含了对商业化现象的批评。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