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陆纂父山人还洞庭别业

· 徐熥
他乡相见又离群,满目西风落叶闻。 二水空洲孤棹远,三吴秋色一江分。 白衣出郭金陵雨,绿酒看山震泽云。 从此游踪各南北,月明无处不思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陆纂父:人名,诗中的主人公。
  • 山人:隐士,指居住在山中的人。
  • 别业:指在主要居所以外的地方所拥有的产业或住所。
  • 徐熥:明代诗人,本诗的作者。
  • 二水空洲:指两条河流之间的空旷沙洲。
  • 孤棹:孤独的小船。
  • 三吴:古代地名,指今天的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 白衣:古代平民的服装,这里指平民身份。
  • 金陵:南京的古称。
  • 绿酒:绿色的酒,这里泛指美酒。
  • 看山:欣赏山景。
  • 震泽:古代湖泊名,即今天的太湖。
  • 游踪:旅行的足迹。

翻译

在他乡与你相遇,却又即将分离,耳边满是西风中落叶的声音。 两条河流之间的空旷沙洲上,孤独的小船渐行渐远,三吴地区的秋色,被一江水分隔开来。 记得那次白衣出城,金陵的雨中,我们共饮绿酒,欣赏震泽的云山。 从此以后,我们的旅行足迹将各奔南北,每当月明之时,无论何处,我都会思念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朋友陆纨父在他乡相遇后的离别之情。诗中通过对西风落叶、孤舟远行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不舍。诗的后半部分回忆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如金陵雨中的白衣相会,震泽云下的绿酒共赏,这些回忆加深了离别的哀愁。最后,诗人以月明之夜的思念作为结尾,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旅途的祝福和无尽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