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道中

· 徐熥
来时逢朔雪,归路又秋风。 客计惭羸马,乡心逐去鸿。 喜看闽地近,渐见越山穷。 想到家林日,篱花开几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常山:地名,在今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
  • 朔雪:北方的雪。
  • 客计:旅人的计划或打算。
  • 羸马:瘦弱的马。
  • 乡心:思乡的心情。
  • 去鸿:飞走的雁,比喻离乡背井的人。
  • 闽地:指福建地区。
  • 越山:指浙江一带的山。
  • 家林:家乡的树林。
  • 篱花:篱笆旁的花。

翻译

来时常遇北方的雪,归途又逢秋风。 旅人的计划惭愧于瘦弱的马,思乡的心情随着离去的雁飞走。 欣喜地看到福建地区越来越近,渐渐地浙江的山峦也变得模糊。 想到即将到达家乡的树林,篱笆旁的花儿已经开了几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从北方归来,途经常山时的所感所想。诗中,“朔雪”与“秋风”对比鲜明,突出了旅途的艰辛与季节的变迁。通过“羸马”与“去鸿”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疲惫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末句以“篱花”开几丛的想象,寄托了对家乡温馨景象的期盼,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