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寺访张孺愿留酌话旧

· 徐熥
客中尊酒暂淹留,共对禅灯忆旧游。 此日听莺萧寺雨,当年骑马秣陵秋。 风尘未肯容衰鬓,岁月何堪老敝裘。 独有剑锋销不尽,君家神物是吴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淹留:停留,久留。
  • 禅灯:寺庙中的灯火,常指禅房中的灯。
  • 萧寺:指寺庙,多用于形容寺庙的冷清。
  • 秣陵:古地名,今南京。
  • 风尘:指世俗的纷扰和劳碌。
  • 衰鬓:指年老的鬓发。
  • 敝裘:破旧的皮衣,比喻贫穷或旧物。
  • 剑锋:剑的锋利部分,比喻锐气或才华。
  • 吴钩:古代吴地(今江苏一带)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

翻译

在旅途中暂时停留,与友人共饮,对着寺庙的灯光回忆过去的旅行。此时在雨中的寺庙里听到莺鸟的叫声,回忆起当年骑马在南京秋天的情景。世俗的劳碌并未容许我们的鬓发变白,但岁月又怎能忍受我们穿着破旧的皮衣老去。唯有我们的锐气和才华不会消逝,就像你家那把锋利的吴钩剑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停留,与友人在寺庙中饮酒回忆往事。诗中通过对比现在的雨中听莺与过去的骑马秣陵,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末句以“剑锋销不尽”比喻人的锐气和才华,与“吴钩”这一神兵利器相呼应,展现了诗人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往昔岁月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