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榴花洞

· 徐熥
逶逦群峰隐,纡回一径偏。 空山残照里,古路断云边。 入壑疑无地,穿林觉有天。 鹿眠松下坞,禽噪竹间泉。 芝草缘冈秀,榴花满洞然。 莓苔寒细雨,桑柘隔孤烟。 但见山川旧,谁知陵谷迁。 人皆迷汉姓,居是避秦年。 不记来时路,因?世上缘。 迟回未忍去,或恐过神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逶逦(wēi lǐ):形容山势曲折连绵。
  • 纡回(yū huí):曲折回旋。
  • 陵谷迁:比喻世事变迁,山河改貌。
  • ?(pàn):同“判”,断绝。

翻译

群峰连绵,隐约可见,一条小径曲折回旋,偏僻幽静。空山之中,夕阳残照,古道蜿蜒,云雾缭绕。深入山谷,仿佛无路可走,穿过林间,才觉天空仍在。鹿儿在松树下的山坞中安睡,鸟儿在竹林间的泉水旁喧闹。沿着山冈,灵芝草茂盛生长,榴花盛开,满洞皆是。细雨中,莓苔显得格外寒冷,桑树和柘树隔着孤烟。只见山川依旧,谁知世事已变。人们都迷失了自己的姓氏,居住在这里是为了逃避秦朝的年代。不记得来时的路,因为已经断绝了与世间的缘分。徘徊未忍离去,或许这里真的有神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的神秘与美丽。诗中,“逶逦群峰”、“空山残照”等意象,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山林画卷。后文通过“芝草缘冈秀,榴花满洞然”等句,进一步以自然景物的生机盎然,来象征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的超然态度。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