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行
老夫元是良家子,少年流落戎行里。
能将一剑净烟尘,几入重围身不死。
累累金印肘间悬,塞上驰驱五十年。
已羡功勋载盟府,久看姓字书燕然。
一朝谢病归岩壑,门外萧条可罗雀。
身经百战未龙钟,犹向人前誇矍铄。
宝剑年多锋锷销,枥中老骥鸣萧萧。
戎衣挂壁成尘土,旧日红旗颜色凋。
一自投閒经几载,请缨壮志还应在。
遥望沙场愿裹尸,犹思铜柱标炎海。
锋镝今年去备边,连营烽火通甘泉。
多少材官俱束手,无人贾勇能登先。
将军闻此气勃勃,目眦裂尽冠冲发。
便往投书献至尊,雄心誓欲探虎窟。
据鞍顾盼出辕门,垂老还堪报主恩。
但令此去清沙漠,不管金鎗臂上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原来,本来。
- 戎行:军队。
- 重围:重重包围。
- 金印:古代高级官员的印章,象征权力和地位。
- 盟府:古代盟约的档案馆,这里指记录功勋的地方。
- 燕然:古代山名,这里指刻石记功的地方。
- 谢病:因病辞职或退隐。
- 岩壑:山岩和山谷,指隐居的地方。
- 罗雀:比喻门庭冷落。
- 龙钟:形容身体衰老,行动不灵便。
- 矍铄:形容老年人精神健旺。
- 锋锷:剑锋和剑刃。
- 枥:马槽。
- 萧萧:形容马嘶声。
- 戎衣:军装。
- 投閒:闲居,隐退。
- 请缨:请求出战。
- 裹尸:指战死沙场。
- 铜柱:古代边疆的标志,这里指立功边疆。
- 锋镝:刀剑和箭矢,泛指兵器。
- 甘泉:地名,这里指边疆。
- 目眦:眼眶。
- 冠冲发:形容愤怒至极,头发直竖,帽子都要冲掉。
- 至尊:皇帝。
- 辕门:古代军营的门。
- 报主恩:报答君主的恩情。
- 金鎗:金色的长矛。
翻译
我本是一个好家庭的子弟,年轻时不幸流落到军队中。我用一把剑平定了战乱,多次冲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我的金印挂在肘间,我在边塞奔波了五十年。我已庆幸自己的功勋被记录在盟府,我的名字也被刻在了燕然山上。
一次因病辞职后,我回到了山谷中的家,门外冷清得连鸟都不来。虽然经历了无数战斗,我的身体依然健壮,我仍然在人们面前炫耀我的精神。我的宝剑因为多年的使用,锋刃已经磨损,马槽中的老马也发出了哀鸣。我的军装挂在墙上,已经积满了尘土,旧日的红旗也褪色了。
自从隐退以来,我已经度过了多少年,但我请求出战的壮志依然在。我遥望着战场,愿意战死在那里,也希望能像铜柱一样在炎海边立下功勋。今年,边疆的战事又起,连营的烽火连通了甘泉。许多官员都束手无策,没有人敢勇敢地冲在前面。
将军听到这些消息,气愤至极,眼眶都要裂开,帽子都要冲掉。他立即向皇帝献上书信,誓言要勇闯虎穴。他跨上战马,走出军营的大门,即使年老,也要报答君主的恩情。他只希望这次能清除沙漠中的敌人,不在乎手臂上的伤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将军的生平和他对国家的忠诚。诗中,老将军的形象栩栩如生,他的一生充满了战斗和荣誉,即使在晚年,他的壮志和勇气也未曾减退。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如“宝剑年多锋锷销”、“旧日红旗颜色凋”,都深刻地反映了老将军的沧桑和坚韧。整首诗语言雄浑,情感深沉,展现了老将军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国家的无限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