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陈七吸江亭

· 徐熥
高谈当子夜,人世几今宵。 共步芦中月,因歌竹外桥。 孤琴清澹露,寒磬落归潮。 此地堪栖隐,频来岂用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宿陈七吸江亭:在陈七吸江亭过夜
徐熥(xú yōng):明代诗人
子夜:夜里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段
芦中:芦苇丛中
竹外桥:桥边的竹林
孤琴:独自的琴声
清澹:清雅
磬:古代打击乐器
归潮:潮水退去
栖隐:栖息隐居
招:招呼

翻译

在陈七吸江亭过夜,我们在这深夜高谈,人生经历了多少个今宵。一起走在芦苇丛中,一边唱着歌,月光洒在竹林旁。孤独的琴声清雅动人,寒冷的潮水声伴着古老的磬声回荡。这个地方适合栖息隐居,我常来这里,不需要特意邀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陈七吸江亭夜宿时的情景,通过描写夜晚的月色、芦苇、竹林和琴声,展现了一种宁静、清雅的氛围。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清幽之美。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