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述

缅求先民迹,体德异通玄。 自非孔聃志,所造孰无愆。 伊余实闇劣,秉算昧几先。 言念恭人德,惴惴戒重渊。 徒隆守已朴,罔达济时权。 顺正不尤物,任道故乐天。 务光以洁湛,梅生智自全。 箕子狂为奴,何必屈父贤。 未周群物情,且复徇已偏。 人命几何时,金石忽以迁。 永言保贞素,庶明松柏坚。 眷念携手益,用嗣北风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缅求:追寻
先民:古代人民
体德:领悟道德
异通玄:超越玄妙
孔聃:老子
愆:过失
伊余:我
闇劣:愚昧低劣
秉算:持算盘
昧几:模糊
恭人:有德行的人
惴惴:战战兢兢
戒重渊:警惕深渊
徒隆:只重视
守已朴:守着自己的朴素
罔达:不能达到
济时权:应对时势的权谋
顺正:顺应正道
不尤:无可指责
乐天:知足常乐
务光:努力光明
洁湛:清白无瑕
箕子:商纣王的臣子
狂为奴:为奴才而狂妄
屈父:屈服于父亲
未周:未达到完美
徇已偏:偏袒已有之事
金石:指坚固不变的东西
保贞素:保持纯洁朴实
松柏:比喻坚强不屈

翻译

追寻古代人民的足迹,领悟超越玄妙的道德。老子等人的志向,有谁没有过失呢?我实在愚昧低劣,手持算盘却模糊不清。言语思念有德行的人,战战兢兢地警惕深渊。只重视守着自己的朴素,却不能应对时势的权谋。顺应正道,无可指责,知足常乐。努力追求光明,清白无瑕,智慧自然完整。商纣王的臣子狂妄地为奴才,何必屈服于父亲的贤明。未能完美理解众物情,反而偏袒已有之事。人的命运何时能够改变,金石般的坚固忽然转移。永远言说保持纯洁朴实,必能坚强不屈如松柏。

赏析

这首古诗通过对自身的反思,表达了对道德、智慧和坚持的追求。诗人在追寻古代先民的智慧时,反思自己的愚昧和不足,警惕自己不要陷入浑浊之中。诗中提到了一些历史人物和典故,如老子、箕子等,通过对比这些人物的行为,表达了对正道和纯洁的向往。最后以松柏比喻坚强不屈的品质,表达了对坚持不懈的信念。整首诗意境深远,启人深思。

徐祯卿

徐祯卿

明吴县人,字昌毅。弘治十八年进士,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贬国子博士。少精文理,长称文雄,诗甲海内,名满士林。跻身江东三才子、吴中四才子、前七子和十才子之列。著有《迪功集》、《谈艺录》等。 ► 2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