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二首

丹旐发江皋,人悲雁亦号。 湘南罢亥市,汉上改词曹。 表墓双碑立,尊名一字褒。 常闻平楚狱,为报里门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丹旐(dān zhào):红色的魂幡,古代出丧时为棺柩引路的旗,俗称招魂幡。
  • 江皋(jiāng gāo):江边的高地。
  • 亥市:古代某些地区隔日交易一次的集市。
  • 词曹:指文学界或文职官员。
  • 表墓:墓前的石碑。
  • 尊名:尊敬的称呼,这里指对袁公的尊称。
  • 一字褒:用一个字来褒奖,表示极高的荣誉。
  • 平楚狱:指公正审理案件。
  • 里门:乡里的门,这里指家乡的名声。

翻译

红色的魂幡在江边的高地飘扬,人们悲痛,大雁也发出哀鸣。 湘南的集市已经结束,汉上的文官也换了岗位。 墓前立着双碑,尊称中只有一个字来褒奖。 常听说您公正审理案件,为家乡赢得了崇高的名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袁公去世后的哀荣景象,通过“丹旐发江皋”和“人悲雁亦号”表达了深切的哀悼之情。诗中“表墓双碑立,尊名一字褒”体现了对袁公生前功绩的极高评价和尊敬。最后两句“常闻平楚狱,为报里门高”则赞扬了袁公的公正和为家乡带来的荣耀,展现了对其一生的敬仰和怀念。

权德舆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大臣。字载之,行三。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家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名士权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复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仆射,谥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