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太府

春山仙掌百花开,九棘腰金有上才。 忽向庭中摹峻极,如从洞里见昭回。 小松已负干霄状,片石皆疑缩地来。 都内今朝似方外,仍传丽曲寄云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棘:古代群臣外朝之位,树九棘为标识,以区分等级职位。
  • 腰金:古代官员腰间佩戴的金饰,象征身份和地位。
  • 上才:指才华出众的人。
  • :模仿,描绘。
  • 峻极:高峻至极,形容山峰高耸。
  • 昭回:天体明亮旋转,这里比喻景象明亮而流转。
  • 干霄:冲天,形容极高。
  • 缩地:神话中能使地缩短的法术,比喻事物变化迅速或距离缩短。
  • 都内:京城之内。
  • 方外:世俗之外,指仙境或超脱尘世的地方。
  • 丽曲:美丽的曲调或诗篇。
  • 云台:古代高台,常用于观天象或举行仪式。

翻译

春日的山中,仙掌般的百花盛开,九棘树下,腰佩金饰的上才之人聚集。 忽然间,在庭院中描绘出高峻至极的山峰,仿佛从洞中见到天体明亮的流转。 小松树已经展现出冲天的姿态,片片石头都像是通过缩地术迅速来到这里。 京城今朝仿佛变成了世俗之外的仙境,仍然传唱着美丽的曲调,寄托于高高的云台之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山中的美景和仙境般的氛围。诗中,“九棘腰金有上才”一句,既展现了古代官员的威仪,也暗示了聚集于此的人才华横溢。通过“忽向庭中摹峻极”和“如从洞里见昭回”的比喻,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后两句则通过“小松已负干霄状”和“片石皆疑缩地来”的生动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仙境般的感觉。最后,“都内今朝似方外”和“仍传丽曲寄云台”则将现实与幻想巧妙融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权德舆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大臣。字载之,行三。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家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名士权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复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仆射,谥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