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旦冬至摄职南郊因书即事

大明南至庆天正,朔旦圆丘乐六成。 文轨尽同尧历象,斋祠忝备汉公卿。 星辰列位祥光满,金石交音晓奏清。 更有观台称贺处,黄云捧日瑞升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朔旦:农历每月初一。
  • 圆丘:古代祭天的圆形高台。
  • 文轨:指国家的法令。
  • 斋祠:斋戒祭祀。
  • 忝备:谦辞,表示自己有幸参与。
  • 汉公卿:汉代的公卿,指高官。
  • 金石交音:指钟鼓等乐器发出的声音。
  • 观台:古代用于观察天象的高台。
  • 黄云:象征吉祥的云。

翻译

冬至这天,大明朝庆祝天正,初一在圆丘举行盛大的乐舞,乐声六次成章。 国家的法令与尧时的历法一样完善,我有幸参与汉代公卿般的斋戒祭祀。 星辰排列有序,祥光四溢,清晨钟鼓之声清脆悦耳。 更有观天台上,人们称贺的地方,黄云环绕,象征着吉祥与国家的升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至日朝廷在南郊圆丘举行祭祀的盛况,通过“大明南至庆天正”等句,展现了节日的庄严与喜庆。诗中“文轨尽同尧历象”一句,既表达了对古代圣王的尊崇,也体现了对当时法令的自信。结尾的“黄云捧日瑞升平”则以象征手法,预示了国家的繁荣与安定,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权德舆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大臣。字载之,行三。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家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名士权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复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仆射,谥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