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外孙:女儿的儿子。
- 乞巧:中国岁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
- 内子:古代称卿大夫的嫡妻。
- 隐映:隐隐地显现出。
- 花奁:盛放花朵或花瓣的盒子。
- 参差:不齐的样子。
- 绮席:华丽的席子。
- 鹊桥:传说中每年七夕,为了让牛郎和织女相会,群鹊衔接为桥以渡银河。
- 河鼓:星名,属牛宿,在牵牛之北,一说即牵牛。
- 婴儿辈:指年幼的孩子们。
- 彻曙:直到天亮。
翻译
女儿的儿子们争相乞求巧艺,而卿大夫的嫡妻则共同题写文章。花朵的盒子隐约映衬,华丽的席子参差不齐地分布。鹊桥之上,月亮半圆,河鼓星被轻云遮掩。我羡慕这些孩子们,他们的欢呼声一直持续到天亮。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七夕节时家中热闹的场景,通过“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和家庭成员的参与。诗中“隐映花奁对,参差绮席分”以细腻的笔触勾画出节日的装饰和布置,增添了诗意。后两句“鹊桥临片月,河鼓掩轻云”则巧妙地融入了七夕的传说,使得诗歌意境更加深远。结尾的“羡此婴儿辈,欢呼彻曙闻”表达了诗人对孩子们纯真快乐的羡慕,以及节日带来的无尽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