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陆畅归江南

· 韩愈
举举江南子,名以能诗闻。 一来取高第,官佐东宫军。 迎妇丞相府,誇映秀士群。 鸾鸣桂树间,观者何缤纷。 人事喜颠倒,旦夕异所云。 萧萧青云干,遂逐荆棘焚。 岁晚鸿雁过,乡思见新文。 践此秦关雪,家彼吴洲云。 悲啼上车女,骨肉不可分。 感慨都门别,丈夫酒方醺。 我实门下士,力薄蚋与蚊。 受恩不即报,永负湘中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举举:形容举止端庄的样子。
  • 高第:高级的科举考试。
  • 官佐:官职,助手。
  • 东宫军:指皇太子的军队。
  • 迎妇:娶妻。
  • 丞相府:丞相的官邸。
  • 誇映:夸耀,显耀。
  • 秀士:才学出众的人。
  • 鸾鸣:鸾鸟的叫声,象征吉祥。
  • 桂树:常绿乔木,象征高洁。
  • 缤纷:繁多而杂乱的样子。
  • 人事:人世间的事情。
  • 颠倒:错乱,不正常。
  • 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短。
  • 萧萧:风声,此处形容凄凉。
  • 青云干:高耸入云的树干,比喻高远的志向。
  • 荆棘焚:荆棘被焚烧,比喻困境。
  • 岁晚:年末。
  • 鸿雁:大雁,常用来象征书信或消息。
  • 乡思:对家乡的思念。
  • 新文:新的文章或消息。
  • :踏,此处指经历。
  • 秦关:指陕西一带的关隘。
  • 吴洲:指江南地区。
  • 悲啼:悲伤地哭泣。
  • 上车女:指陆畅的妻子。
  • 骨肉:比喻亲人。
  • 都门:京城的城门。
  • 酒方醺:酒意正浓。
  • 门下士:门生,学生。
  • 力薄:力量微小。
  • 蚋与蚊:比喻微不足道。
  • 受恩:受到恩惠。
  • 湘中坟:指韩愈在湖南的祖坟。

翻译

举止端庄的江南才子,以擅长写诗而闻名。 一考取高级科举,成为东宫军的助手。 在丞相府迎娶妻子,夸耀于才子群中。 鸾鸟在桂树间鸣叫,观看的人众多而杂乱。 人世间的事情喜欢颠倒,早晚情况大不相同。 凄凉的风吹过高耸的树干,最终却遭遇困境。 年末大雁飞过,带来家乡的新消息。 经历秦关的雪,家在江南的云下。 悲伤哭泣的女子上车,亲人间不可分离。 感慨在京城门分别,丈夫酒意正浓。 我虽是门生,力量微小如蚋蚊。 受恩未能即时报答,永远辜负了湘中的祖坟。

赏析

这首诗是韩愈送别陆畅归江南的作品,表达了对陆畅的赞赏与不舍。诗中描绘了陆畅的成就与荣耀,以及他离别时的情景,情感真挚。韩愈自谦力量微小,未能报答陆畅的恩情,流露出深深的遗憾和自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韩愈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

韩愈

韩愈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后人尊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韩愈崇奉儒学,力排佛老。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