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中丞赴辰州

· 韩翃
白羽逐青丝,翩翩南下时。 巴人迎道路,蛮帅引旌旗。 暮雨山开少,秋江叶落迟。 功成益地日,应见竹郎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羽:指白色的羽毛装饰,常用于形容军旗或仪仗。
  • 青丝:青色的丝线,这里指马缰绳。
  • 翩翩:形容动作轻快、优雅。
  • 巴人:指巴地的居民,巴地位于今重庆市一带。
  • 蛮帅:指南方少数民族的领袖或将领。
  • 旌旗:旗帜的总称,代表军队或政权。
  • 竹郎祠:供奉竹郎神的祠堂,竹郎是传说中的巴人英雄。

翻译

白羽装饰的旗帜随着青丝缰绳,轻快优雅地向南行进。 巴地的居民在道路两旁迎接,蛮族的将领引领着旌旗。 傍晚的雨使得山景更显稀疏,秋天的江边叶子落得迟缓。 当功成名就,土地更加广阔之日,应该会见到竹郎祠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李中丞南下赴任的场景,通过“白羽”、“青丝”等词语展现了行军的庄严与优雅。诗中“巴人迎道路,蛮帅引旌旗”生动描绘了当地人民的热情迎接和蛮族将领的引领,体现了李中丞的威望和影响力。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暗示了李中丞此行的成功与未来的荣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李中丞的赞美和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

韩翃

韩翃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 1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