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无人行

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 腰间悬陆离,大歌胡无行。 不读战国书,不览黄石经。 醉卧咸阳楼,梦入受降城。 更愿生羽翼,飞身入青冥。 请携天子剑,斫下旄头星。 自然胡无人,虽有无战争。 悠哉典属国,驱羊老一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ùn):为了正义而献身。
  • 沽名:追求虚名。
  • 陆离:古代宝剑名,这里指宝剑。
  • 黄石经:指《黄石公三略》,古代兵书。
  • 咸阳楼:古代长安的楼阁,这里泛指高楼。
  • 受降城:古代汉朝为接受匈奴投降而建的城,这里指边疆的军事要塞。
  • 青冥:天空。
  • 旄头星:即昴星,古代认为是胡人的星宿。
  • 典属国:古代官名,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翻译

男子汉为了大义而献身,树立节操不是为了追求虚名。腰间悬挂着名为陆离的宝剑,高声歌唱着《胡无人行》。不去阅读战国时期的书籍,也不去研读《黄石公三略》这样的兵书。醉倒在咸阳的高楼之上,梦中进入了边疆的受降城。更希望自己能长出翅膀,飞向高空。请求携带天子的宝剑,斩下象征胡人的旄头星。这样自然就没有胡人存在,即使没有战争。悠闲地担任典属国的职务,像驱赶羊群一样度过一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荣誉与国家大义的看法,强调了为了正义而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诗中,“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即真正的英雄应当追求的是大义而非虚名。后文通过描绘醉卧高楼、梦入边疆的场景,以及希望飞身入青冥、斩下旄头星的豪情壮志,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为了国家大义而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最后,诗人以典属国的悠闲生活作为对比,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即使没有战争,英雄的精神依然值得尊敬和传承。

聂夷中

唐河东人,一说河南人,字坦之。出身贫寒,备尝艰辛。咸通十二年进士。久滞长安,补华阴尉。其诗多为五言,名篇有《咏田家》、《公子行》等。有集。 ► 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