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

· 魏徵
五纪更运,三正递升。 勋华既没,禹汤勃兴。 神武命代,灵眷是膺。 望云彰德,察纬告徵。 上纽天维,下安地轴。 徵师涿野,万国咸服。 偃伯灵台,九官允穆。 殊域委赆,怀生介福。 大礼既饰,大乐已和。 黑章扰囿,赤字浮河。 功宣载籍,德被咏歌。 克昌厥后,百禄是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纪:指五种纪年法,即岁星纪年、太岁纪年、干支纪年、十二生肖纪年、五行纪年。
  • 三正:指夏、商、周三代的正朔,即正月初一。
  • 勋华:指尧帝的功勋和美德。
  • 勃兴:迅速兴起。
  • 灵眷:神灵的眷顾。
  • :接受。
  • 望云:仰望云天,比喻仰慕天命。
  • 彰德:彰显德行。
  • 察纬:观察星象。
  • 告徵:预示征兆。
  • 上纽天维:上系天之纲维,比喻国家纲纪。
  • 下安地轴:下安地之轴心,比喻国家稳定。
  • 徵师涿野:征召军队于涿鹿之野,指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
  • 万国咸服:万国都来归附。
  • 偃伯灵台:停止战争,建立灵台,指周文王建灵台以观天文。
  • 九官允穆:九州官员都和睦。
  • 殊域委赆:异域之地都来进贡。
  • 怀生介福:怀抱生命,享受大福。
  • 黑章扰囿:黑色的花纹扰乱了园囿,指天象异常。
  • 赤字浮河:红色的字迹浮现在河中,指河图洛书的传说。
  • 克昌厥后:能够使其后代昌盛。
  • 百禄是荷:承受百种福禄。

翻译

五种纪年法交替运行,三代正朔依次更迭。尧舜的功勋和美德已逝,禹和汤迅速兴起。神武的命运,是神灵的眷顾所接受。仰望云天彰显德行,观察星象预示征兆。上系天之纲维,下安地之轴心。征召军队于涿鹿之野,万国都来归附。停止战争,建立灵台,九州官员都和睦。异域之地都来进贡,怀抱生命,享受大福。大礼已经修饰,大乐已经和谐。黑色的花纹扰乱了园囿,红色的字迹浮现在河中。功绩被记载在史册,德行被歌颂。能够使其后代昌盛,承受百种福禄。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历代帝王的功绩和德行,通过五纪、三正的交替,勋华、禹汤的勃兴,展现了历史的更迭和帝王的英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如望云彰德、察纬告徵、徵师涿野等,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神秘色彩。同时,通过对天象、礼乐的描绘,表达了对于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整首诗语言庄重典雅,意境深远,体现了魏徵作为唐代名臣的文学修养和政治理想。

魏徵

魏徵

魏徵,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 ,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 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