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宜春夜渡新淦江陆路至黄檗馆路上遇风雨作

草草理夜装,涉江又登陆。 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 传呼戒徒御,振辔转林麓。 阴云拥嵓端,霔雨当山腹。 震雷如在耳,飞电来照目。 兽迹不敢窥,马蹄唯务速。 虔心若斋礼,濡体如沐浴。 万窍相怒号,百泉暗奔瀑。 危梁虑足跌,峻坂忧车覆。 问我何以然,前日受微禄。 转知人代事,缨组乃徽束。 向若家居时,安枕春梦熟。 遵途稍已近,候吏来相续。 晓霁心始安,林端见初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使:奉命出使。
  • 新淦江:江名,具体位置不详。
  • 黄檗馆:地名,可能是指设有黄檗(一种植物)的馆舍。
  • 草草:匆忙的样子。
  • 涉江:渡过江河。
  • 指期:指定的日期。
  • 传呼:传令呼叫。
  • 徒御:随从的车马。
  • 振辔:抖动缰绳,指驾车。
  • 林麓:山脚下的树林。
  • 阴云:乌云。
  • 嵓端:山崖的顶端。
  • 霔雨:大雨。
  • 震雷:响雷。
  • 飞电:闪电。
  • 虔心:虔诚的心。
  • 斋礼:斋戒时的礼仪。
  • 濡体:湿透身体。
  • 万窍:指各种孔洞,这里形容风声。
  • 怒号:大声呼啸。
  • 百泉:众多的泉水。
  • 暗奔瀑:形容泉水在暗中奔流,如同瀑布。
  • 危梁:危险的桥梁。
  • 峻坂:陡峭的山坡。
  • 微禄:微薄的俸禄。
  • 人代事:指官场上的事务。
  • 缨组:系官印的带子,这里指官职。
  • 徽束:束缚,约束。
  • 安枕:安稳地睡觉。
  • 春梦:春天的梦境,比喻美好的生活。
  • 遵途:沿着道路。
  • 候吏:迎候的官员。
  • 晓霁:早晨雨停天晴。
  • 初旭:初升的太阳。

翻译

匆忙整理夜间的行装,渡过江河又登上陆地。望着前方的路似乎没有尽头,但指定的日期已经迫近。传令呼叫随从的车马,抖动缰绳穿过山脚下的树林。乌云拥抱着山崖的顶端,大雨降临在山腹之中。响雷仿佛在耳边轰鸣,闪电划破夜空照亮双眼。野兽的踪迹不敢窥探,马蹄只顾着快速前行。虔诚的心如同斋戒时的礼仪,湿透的身体如同沐浴一般。万窍中传来风的怒号,百泉在暗中奔流如同瀑布。危险的桥梁让人担心跌倒,陡峭的山坡让人忧虑车辆翻覆。问我为何如此,是因为前日接受了微薄的俸禄。转而知道官场上的事务,官职成了束缚。如果还在家中,就能安稳地享受春天的美梦。沿着道路已经接近目的地,迎候的官员接连不断。早晨雨停天晴,心情才开始安定,林边初升的太阳映入眼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奉命出使途中的艰辛与心情变化。诗中,“草草理夜装,涉江又登陆”展现了旅途的匆忙与不易,“阴云拥嵓端,霔雨当山腹”等句则生动描绘了风雨交加的自然景象,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后文通过“虔心若斋礼,濡体如沐浴”等句,表达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中的虔诚与坚韧。最后,“晓霁心始安,林端见初旭”则透露出雨过天晴后的宁静与希望,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转变与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又抒发了内心的情感,是一首优秀的唐代行旅诗。

权德舆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大臣。字载之,行三。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家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名士权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复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仆射,谥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