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八首

平沙浩漫漫,行迈不遑歇。 父母生我时,岂知从战伐。 风吹陇头树,月照原上骨。 成功勒燕然,千载名不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行迈:行走。
  • 不遑:没有空闲,来不及。
  • 战伐:战争。
  • 陇头:陇山的山头,泛指边远地区。
  • 原上骨:原野上的尸骨,指战死者的遗骸。
  • 成功勒燕然:成功地在燕然山刻石记功。燕然,古代山名,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
  • 千载名不没:千秋万代名声永存。

翻译

平坦的沙地广阔无垠,我行走不停,无暇休息。 父母生我之时,怎会想到我将投身战乱。 风吹动着边疆的树木,月光照耀着原野上的尸骨。 我在燕然山刻石记功,千秋万代,我的名声永存不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从军者的艰辛与牺牲,以及对功名的追求。诗中,“平沙浩漫漫”和“风吹陇头树,月照原上骨”生动地勾勒出了边疆的荒凉与战争的残酷。而“成功勒燕然,千载名不没”则表达了从军者对功名的渴望和对自己英勇事迹的自豪。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边塞诗的特色。

陈汝言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惟允,号秋水,陈汝秩弟。与兄齐名,有大髯、小髯之称。工诗善画。倜傥知兵,尝参张士诚军事。洪武初以荐任济南经历。坐事死,临难从容绘画,画毕就刑。有《秋水轩诗稿》。 ► 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