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兴十首

· 唐寅
造物何曾苦忌名,太平端合老无能。 亲知散去绨袍冷,风雪欺贫瓦罐冰。 二顷未谋田负郭,一餐随分欲依僧。 醉时还倩家人道,消尽英雄气未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造物:指自然界,天意。
  • 苦忌名:过分忌讳名声。
  • 太平:指社会安定。
  • 端合:正应该。
  • 老无能:年老无用。
  • 亲知:亲友。
  • 散去:离去,分散。
  • 绨袍:粗陋的袍子。
  • 瓦罐冰:瓦罐中的冰,形容生活贫寒。
  • 二顷:指田地。
  • 未谋田负郭:没有田地靠近城郭,意指没有产业。
  • 一餐随分:随遇而安地吃一顿饭。
  • 依僧:依靠僧人,指生活贫困,依赖寺庙施舍。
  • 还倩:还请。
  • 消尽英雄气:消磨尽英雄气概。

翻译

自然界又何曾过分忌讳名声,在太平盛世,正应该做个无用的老人。 亲友离去后,粗陋的袍子显得更加冷清,风雪欺凌着贫寒之家,瓦罐中结满了冰。 没有田地靠近城郭,一顿饭也只能随遇而安地依靠僧人。 醉酒后还请家人说,我的英雄气概还未曾消磨殆尽。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英雄气概的坚持。诗中,“造物何曾苦忌名”一句,既是对名声的淡然,也是对命运的抗争。后文通过“绨袍冷”、“瓦罐冰”等意象,描绘了生活的艰辛,而“一餐随分欲依僧”则透露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结尾的“消尽英雄气未曾”则是诗人对自己内心不屈精神的肯定,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失英雄本色。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唐寅

唐寅

唐寅(yín),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 3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