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之南京

· 孙蕡
知君迢递拜金銮,谁信西风送别难。 路入楚天千里外,心随明月五云端。 石门干落孤帆远,庾岭秋高白露寒。 翰苑若逢相识问,为言还着旧儒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迢递(tiáo dì):遥远的样子。
  • 金銮:指皇帝的宫殿,这里特指南京的皇宫。
  • 楚天:指楚地的天空,泛指南方。
  • 五云:五彩祥云,常用来比喻皇帝的居所或吉祥的征兆。
  • 石门:地名,可能指南京附近的石门山。
  • 庾岭:即大庾岭,位于今江西省与广东省交界处。
  • 翰苑:翰林院,古代负责编纂国史、起草诏令的机构。
  • 儒冠:儒生的帽子,代指儒生或文人的身份。

翻译

知道你将远行去南京朝见皇帝,谁又能相信西风中的送别是如此艰难。 路途延伸至楚天之外的千里,我的心随着明月飘向五彩祥云的高端。 石门山边,孤帆渐行渐远,庾岭之上,秋风中带着白露的寒意。 如果在翰林院遇到相识的人询问,就告诉他们我还戴着旧时的儒生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南京的情景,通过“楚天”、“明月”、“五云”等意象展现了旅途的辽阔与高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自己境遇的感慨。诗中“石门干落孤帆远,庾岭秋高白露寒”以景寓情,既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孤寂。结尾的“翰苑若逢相识问,为言还着旧儒冠”则透露出诗人对文人生涯的坚守与自嘲。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