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官平原留别诸老

· 孙蕡
朱衣和泪别龙庭,瘦马嘶风出凤城。 托迹禁闱原已重,之官名邑未全轻。 驰驱祇笑儒生拙,悯念难忘圣主情。 后夜玉堂清夜永,紫薇花月向谁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朱衣:红色的官服,这里指官员。
  • 龙庭: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地方,也指朝廷。
  • 凤城:指京城。
  • 禁闱:指皇宫,皇帝居住的地方。
  • 之官:赴任官职。
  • 名邑:有名的城市。
  • 驰驱:奔走效力。
  • 儒生:读书人。
  • 圣主:指皇帝。
  • 玉堂:指宫殿,也指翰林院。
  • 紫薇:花名,也指紫薇省,即中书省,是古代中央政府的重要机构。

翻译

我穿着红色的官服,含泪告别了朝廷,骑着瘦弱的马在风中嘶鸣,离开了京城。我曾在皇宫中立足,虽然重要,但赴任到一个有名的城市,也不算完全轻视。我奔走效力,只能苦笑自己作为儒生的笨拙,对皇帝的恩情难以忘怀。在那些宫殿中的深夜,紫薇花和月光又为谁而明亮呢?

赏析

这首诗是孙蕡在离开京城赴任平原县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朝廷的留恋和对新职位的期待与不安。诗中“朱衣和泪别龙庭”描绘了离别的场景,情感深沉。后句“驰驱祇笑儒生拙”自嘲儒生的无力,但“悯念难忘圣主情”又显露出对皇帝的忠诚。结尾的“紫薇花月向谁明”则带有哲理意味,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去的怀念。整首诗情感复杂,既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