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 苏堤春晓

· 陈霆
花露薄红,柳烟迷翠。乱山葱茜非人世。早莺啼送六桥春,绮窗残月人初起。 城錀才开,曙光渐退。湖船尚在停篙处。东风满道湿芳泥,夜来堤上催花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踏莎行:古代诗人苏轼的诗作名,描述了在莎草丛中行走的情景。
  • 苏堤:杭州西湖畔的一条堤坝。
  • 花露:花上的露水。
  • 薄红:淡淡的红色。
  • 柳烟:柳树的轻烟。
  • 迷翠:迷蒙的翠绿色。
  • 乱山:错落的山峦。
  • 葱茜:郁郁葱翠。
  • 早莺:清晨的黄莺。
  • 六桥:指苏堤上的六座桥梁。
  • 绮窗:美丽的窗户。
  • 残月:将要落下的月亮。
  • 城錀:城门的气息。
  • 曙光:早晨的第一缕光线。
  • 湖船:湖上的船只。
  • 停篙:停泊在岸边。
  • 东风:从东方吹来的风。
  • 湿芳泥:湿润的花香泥土。
  • 堤上:堤岸上。
  • 催花雨:促使花朵开放的雨。

翻译

在苏堤的春天清晨,花朵上挂着淡淡的红露,柳树轻烟缭绕,错落的山峦仿佛不属于人间。清晨黄莺啼鸣,春风送来六座桥的春意,美丽的窗户上残留着将要落下的月亮。城门的气息刚刚敞开,早晨的第一缕曙光逐渐隐退。湖上的船只还停泊在岸边,东风吹来,湿润的花香泥土弥漫在道路上,昨夜的雨水催促着堤岸上的花朵开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杭州西湖苏堤春天的美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和自然的美好。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春日清晨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生机。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独特感悟。

陈霆

明浙江德清人,字声伯。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正德初以忤刘瑾谪判六安,瑾诛复起,历山西提学佥事卒。博洽多闻,工诗、词、古文,留心风教。有《唐馀纪传》、《两山墨谈》、《山堂琐语》、《水南稿》、《渚山堂诗话》、《渚山堂词话》。 ► 2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