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赵仲光顾仲瑛游昆山

· 袁华
林壑秋高绝点埃,画船载酒对山开。 霜明远浦蒹葭老,木落空江鸿雁来。 魏国王孙多丽藻,华阳真逸有仙才。 翠微阁下经行处,重为题诗拂紫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林壑:山林与溪谷。
  • 绝点埃:完全没有尘埃,形容极为清洁。
  • 霜明:霜后的明亮。
  • 远浦:远处的江岸。
  • 蒹葭:芦苇。
  • :指芦苇成熟。
  • 木落:树叶落下。
  • 鸿雁:大雁。
  • 魏国:指三国时期的魏国,这里可能指赵仲光有贵族血统。
  • 王孙:贵族子弟。
  • 丽藻:华丽的文采。
  • 华阳真逸:指顾仲瑛,形容其有仙人般的才华。
  • 仙才:超凡脱俗的才华。
  • 翠微阁:山中的楼阁。
  • 经行处:行走的地方。
  • 紫苔:紫色的苔藓,常生长在古迹或幽静之地。

翻译

山林溪谷在秋高气爽时显得格外清新无尘,我们乘坐画船,对着山景畅饮。霜后的江岸明亮,芦苇已经成熟,树叶落下,空旷的江面上大雁南飞。赵仲光,这位魏国的王孙,文采华丽,而顾仲瑛则如同华阳真逸,拥有仙人般的才华。在翠微阁下行走,我再次题诗,轻轻拂去紫苔,留下我的诗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天山林的宁静美景和与友人游赏的愉悦心情。诗中通过“林壑秋高”、“霜明远浦”、“木落空江”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秋日山水的画卷。同时,通过对赵仲光和顾仲瑛的赞美,展现了他们的高贵气质和非凡才华。最后,诗人再次在翠微阁下题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对友人才华的敬仰和友情的珍视。

袁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