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南将军回京

· 孙蕡
统领貔貅净海隅,封狐狡兔总消除。 风雷自昔凭神算,巢橹从今息战车。 不学伏波私薏苡,得如武惠载图书。 勋阶冠着貂蝉贵,捷报常看锡帝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貔貅(pí xiū):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常用来比喻勇猛的军队。
  • 海隅:海边,指边疆。
  • 封狐狡兔:比喻边疆的敌人。
  • 风雷:比喻战争的激烈。
  • 神算:高明的计谋。
  • 巢橹:指敌人的堡垒。
  • 伏波:指东汉名将马援,曾被封为伏波将军。
  • 薏苡(yì yǐ):一种植物,马援曾因带回薏苡而被诬陷。
  • 武惠:指唐代名将李靖,因其功勋被封为武惠王。
  • 貂蝉:古代官员帽上的装饰,象征高贵。
  • 锡帝居:指皇帝的赏赐,如赐予宅邸。

翻译

统领勇猛的军队,清除了边疆的敌人, 狡猾的狐狸和兔子都被彻底消灭。 战争如同风雷一般激烈,全凭高明的计谋, 敌人的堡垒从此不再需要战车攻击。 不像伏波将军那样因薏苡而受私议, 只希望能像武惠王那样载誉而归。 官阶高居,貂蝉装饰显贵, 捷报频传,常得到皇帝的赏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将军凯旋回京的盛况,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遭遇,表达了对将军功勋的赞颂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貔貅”、“封狐狡兔”等,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胜利和将军的英勇。同时,通过对“伏波私薏苡”和“武惠载图书”的对比,突出了将军的清廉和功绩,体现了对将军高尚品质的肯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将军的赞歌,也是对和平时代的祈愿。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